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其他小说>上帝的指纹> 第 3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部分阅读(1 / 2)

裉欤庑┖0逗透沟厝柯癫卦谝挥16锖竦谋阆拢匏购1旧恚蛑漳昶∽攀儆3吆竦谋椤!á?br />

罗斯海的变迁充分显示,漫长的无冰时期在公元前4000年结束之前,南极大陆曾被一个神秘的文明勘探过,并且绘制成地图。这个论点还有另一个证据,那就是1949年〃伯德南极探险队〃(byrd antarctic expedition)使用空心筒,在罗斯海海床捞起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分为许多层,区隔十分清楚,反映不同时期中不同的环境状态,诸如〃粗冰海层〃、〃中冰海层〃、〃细冰海层〃等等。最令人惊异的发现是:〃其中好几层是由细密精致的沉淀物组成,而这些沉淀物似乎是从温带(无冰)地区,经由河川进入海洋。〃5

如果有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carnegie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使用乌瑞博士(dr.w.d.urry)发明的〃锿年代鉴定法〃,检视在海水中发现的三种不同的放射元素,结果证明,大约6000年前,携带细密精致的沉淀物入海的河川,确实曾经存在于南极大陆,一如费纳乌斯地图显示的。直到公元前4000年之后,〃冰河式的沉淀物才开始堆聚在罗斯海海床上……其下的核心沉淀物显示,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南极地区曾经享有很长一段时期的温暖气候。〃6

麦卡脱与布雅舍的探寻

皮瑞·雷斯和费纳乌斯的地图,让我们瞥见了历史上没有一个制图家看见过的南极洲。当然,光凭两幅地图并不足以说服我们:一个已经消失的文明曾经在南极大陆留下踪迹。可是,三、四或六幅类似的地图摊在我们眼前,我们是否还能等闲视之?

譬如说,我们是否还能睁一眼闭一眼,继续漠视16世纪最有名的制图家吉拉德·克雷摩(gerard kremer)——又名麦卡脱(mercator)——绘制的一些地图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他发明的〃麦卡脱式投影法〃(mercator proiection,译注:这是一种以直线表示经纬线的地图绘法),至今仍应用在大部分世界地图上。这个谜样的人物(1569年,他突然造访埃及的大金字塔,行踪十分诡秘)据说〃一生孜孜于探寻……古人的学问〃,并且花了很多年时间搜集古代地图,为自己建立一座庞大的、包罗万象的参考图书馆。

值得注意的是,1569年,麦卡脱编纂地图集,将费纳乌斯的地图搜罗进去。同年,在亲手制作的地图中,他也描绘南极洲这块大陆。这些地图呈现的南极地区(当时犹未被欧洲人发现),可供辨认的包括:位于马利伯德地的达特岬(capedart)和赫拉契呷(cape herlacher)、亚孟森海(amundsen sea)、艾尔斯华斯地(ellsworth land)的瑟斯顿岛(thurston island)、白令豪生海(bellinghausen sea)的佛雷契群岛(fletcher islands)、亚历山大一世岛(alexanderl island)、南极半岛(antarctic peninsula)、魏德尔海(wedded sea)、诺维吉亚呷(cape norveqia)、穆德后地的雷古拉山脉(regula range)群岛、穆里格一霍夫曼山脉(muhlighoffmanmountalns)群岛、哈拉德王子海岸(prince harald coast)、施雷西冰河(shiraseglacier)在哈拉德王子海岸的人口、卢特佐一霍姆湾(iutzow-holm bay)的帕达岛(padda island)以及思德比地的欧雷夫王子海岸(prince olaf coast)。哈普古德教授指出:〃这些地理特征,有些比费纳乌斯地图上描绘的还要清晰。显然,麦卡脱手头掌握的一些原始地图,是费纳乌斯未曾使用过的。〃7值得一提的何止麦卡脱。

18世纪法国地理学家菲立比·布雅舍(philippe buache),早在南极大陆被正式〃发现〃之前,就已经绘制一幅南极地图。最不寻常的是,这幅地图显示,它使用的蓝本似乎是年代更为久远的一些地图——比费纳乌斯和麦卡脱使用的蓝本地图也许早上数千年。布雅舍地图呈现的是南极洲被冰层覆盖前的真实面貌。它揭露了如今已被冰封的整个南极大陆的地形,而这种地形,直到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科学家对南极展开全面性的地质调查后我们才略有所知。

这项调查证实了布雅舍于1737年出版南极地图时所提出的看法。以古老地图(现已遗失)为依据,这位法国学者画出一条明显的水道,将南极洲区分成东、西两块大陆,而中间的分界线就是今天的〃南极洲纵贯山脉〃(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如果南极洲不被冰层覆盖,这条连接罗斯海、魏德尔海和白令豪生海的水道,就确实有可能存在。正如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调查所显示的,南极大陆(在现代地图上,它是一块连绵不绝的陆地)是由一个庞大的群岛组成,而这些矗立海面上的岛屿,彼此之间阻隔着厚达一英里的冰块。

被悄悄勘探的南极秘地

上文提到,许多正统地质学家认为,在冰封的南极盆地出现任何水道,最后一次是在数百万年前。从正统学术观点来看,在如此古远的时代,人类根本还没有进化完成,更不必说具有测绘南极大陆的能力。然而,布雅舍的地图和国际地球物理年的调查却显示,在冰封之前,这块大陆确实曾被绘测过。这一来,学者们就得面对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而无所适从。

到底哪一个观点正确?

如果我们赞同正统地质学家的观点,认为南极上一次处于无冰状态是在数百万年前,那么,我们就得将达尔文以来的科学家所搜集的人类进化证据一举推翻掉。情况可能不是如此,因为化石记录很清楚地显示,几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还没有〃进化〃;他们只是一群额头低垂、行动笨拙的〃类人猿〃,根本没有能力从事先进的智能活动,诸如绘制地图。

难道说,真有一群外星人出现在那个时候,乘坐太空船绕行地球,对还未被冰层覆盖的南极洲进行勘探,绘成一幅幅先进、精密的地图?

或者,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哈普古德提出的〃地壳移置〃理论,承认南极大陆在15000年前,确实曾经处于无冰状态,一如布雅舍的地图所描绘的?

有没有可能,一个高度发展、足以绘测南极大陆的人类文明,在公元前13000年左右曾经出现在地球上,然后忽然消失?若有这个可能,那么,这个文明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