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津门风云> 第四百四十九章 义薄云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九章 义薄云天(1 / 2)

日本宪兵队一如日本jǐng chá 署,虽然都是日租界的机构且从事的工作往往和保密防谍有关,但是成员里中国人的比重并不小。乃至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人还专门设立了宪兵培训机构训练中国人为其服务。眼下固然还没到那一步,可是天津日租界宪兵队里已经有大批本地士兵。

肯去日本宪兵队当兵的也没有多少良家子弟,这帮人和帮会天生亲近,宪兵队的中国士兵大半有帮门身份,其中还有好几个是宁立言的门徒。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宪兵队里当差的中国人级别都不高,干的又是脏活累活因此对日本的归属感薄弱,反倒是和帮门的关系更亲近。毕竟宪兵队养小不养老,将来要在天津生活一辈子还是得靠帮会照应。因此宁立言一来,这些帮门宪兵不管是不是他的门人全都格外恭敬,远接高迎地把他请进宪兵队监狱,比伺候日本上司更为用心。

刘光海是傍晚被抓进来的,挨了一顿进门拳脚就关到监狱里,既没说是什么罪过也没说几时审讯。看守和他都是青帮中人又知道刘光海名号倒也没有难为,不但提供了条件最好的牢房还给他预备了酒肉。原本宪兵队好比森罗宝殿,人进来不死脱层皮,刘光海倒是没这种感觉,日本人那顿拳脚对他来说也不过是疏松筋骨伤不得根本。

身体并未受到摧折,心里的压力却不是闹着玩的。毕竟宪兵队凶名在外,刘光海再怎么胆大也不会毫无顾忌。蜷缩在角落里紧闭着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听到脚步声和一帮人“三爷”、“师父”的喊声便猛地睁开眼睛,从稻草上跳起来顺者栅栏缝隙向外看,随后就看见大摇大摆走进来的宁立言。

刘光海也是见过大场面的,想当初奇袭西头一举成名,在本地江湖里算是个一等一的狠角色。按说就算是枪顶太阳穴也应面不改色气不长出,可一见宁立言他先是一愣,随后猛地两步冲到牢房门口,双手用力摇晃着铁栅栏,说话声音颤抖。

“三叔,您怎么来了?这地方不是您该来的。袁彰武这王八蛋攀上了高枝,就连日本人都能使唤得动,活该是我们的劫数。我本来就是穷命,多亏三叔成全让我过了这几年好日子,就算是死也够本了。您是富贵人家子弟不该趟这趟混水,赶紧快走免受袁三毒手,这边的事我盯着。要杀要剐随他的便,我保证不皱眉头。家里面孩子大人就仰仗三叔照应,别人我信不过,交给您我才能放心。”

“你说的这叫什么话?”宁立言把眼一瞪:“当初收拾袁三是我出的主意,你无非是个干活的,袁三真正得仇人是我不是你。现如今你蹲监狱我在边上看热闹,那还叫人么?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对付你就是对付我。只要有我一口气,就不会让你吃亏。我来就是跟你说几句话,再带你离开。”

刘光海相信宁立言有这份能力把自己从宪兵队带走,毕竟自己没犯什么重罪,至少日本人没逮到证据。只要有几个有身份的人担保,保释不成问题。只不过宪兵队不同于jǐng chá 署,其性质特殊不受法律监管,又有fǎn gong防谍工作,一般士绅不敢和这个机构打交道,生怕惹祸上身。

有能力解救自己的交不上朋友,跟自己熟的没这个胆量,只有宁立言这等大亨才有足够的影响以及胆量。听到自己可以离开,刘光海心中狂喜脸上倒是还能保持镇静:

“这行么?要是为了我牵连三叔那我认可死在这。我这烂命一条死活一个价,三叔是福贵人,不能连累您在里面担风险。”

“自己人说这话就远了。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说连累不连累的没意思。这不是咱爷们待得地方,赶紧走吧。”

宁立言说话间已经朝旁边的弟子使了个眼色,后者拿出钥匙开锁。刘光海颇有些惊讶:“就这样走,也不办个手续?”

“把你弄进来就没有手续,出去也就用不着手续。在宪兵队的监狱名册里就根本没你这个人,想要保释也无从保起。”宁立言边说边亲手把刘光海搀扶出来:

“袁三的狠毒就在于此,若是没人救你,人就活活关死在里面。外面花多少钱打点也没用,账面上根本就没你,想救也救不出来。话说回来,若是遇到合适的人,一句话就能释放,不至于非得拿着司令部手令才能释放。”

刘光海没作声。他知道宁立言不会在这种事上骗自己,所说必然为真。虽然自己和袁彰武全面开战乃是宁立言在背后指使,可是说良心话,当时津门双龙相争局面已成。袁彰武向苏兰芳发难,就是对自己逼宫。双方早晚要分个生死,有没有宁立言都一样。事实上要是没有宁立言提供的钱财以及谋略,自己多半不是袁彰武对手,能保全性命都是万幸。

就以这次为例,按袁彰武的为人以及quán bing,完全可能真让自己不明不白死在宪兵队监狱里偏又营救无门。宪兵队自成体系与外界关联不强,别看宁立言轻描淡写就把自己弄走,若是没有这么个中间人,就靠自己那帮徒弟家属,到死也休想进入宪兵队大门更别说救人。

原本斗倒袁彰武之后因为利益分配问题,刘、宁两人之间貌合神离,交情都放在表面上心里不亲近。可是如今袁彰武的威胁让刘光海再次主动向宁立言靠拢,心中也在打着算盘。

等来到外面,却见乔雪也在,刘光海心里更为感动。他终究不是个冷血之人,于人情交情看得极重。人心换人心,宁立言一个电话就能办的事却亲自连夜赶来,还带着乔雪随行,其所冒风险和情分刘光海如何不知?

他只觉得心中像是被人扔了个火把,脸上又有些发烧,说话也有点不利落。

“这两年事情多,我去三叔那拜望的少,您老别跟我一般见识。我和秃子都是穷出身,没见过大钱眼窝子浅,一看到黄金白银就有点忘乎所以,哪件事做得不好话说得不对三叔别跟我们一般见识。从今天开始,三叔但凡有用我的地方只管吩咐,您那说句话,我上刀山下油锅绝没二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