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5节(1 / 2)

八千对阵四万的战绩,只是让他们吃惊罢。

李振目光扫了眼,轻轻的敲打着案桌,不咸不淡的说道:“今日一战,我军中的士兵死了不到四百人,一战而定。相信下一战,一定会更加顺利的。”

“嘶!嘶!!”

这一刻,不管是坐着的士绅,还是站着的士绅,全都是惊讶。

若说八千人击败了四万人,这个并不稀奇。但只是八千士兵只死伤了四百人,却击败了四万大军,这就相当的令人惊讶。一个个士绅眼中都带着惊讶之色,但更多的是畏惧。

李振见状,微微颔首。

这些士绅平常都是大家族的掌舵人,说一不二,心高气傲的。若是不打压一番,不容易收拾。李振继续说道:“诸位,你们是扬州这一片区域的顶梁柱,对剿灭发匪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官找你们来,就是为了剿匪的事情。”

李振说话的时候,这些士绅都是面面相觑。

相互间,还不停的点头示意。

毕竟,涉及剿灭发匪的士兵,这些士绅都要慎重考虑。

更多的人打算明哲保身,不断掺和这一摊浑水。一干人等很快达成了统一的看法,坐在会议桌李振左手方第一位的老者神情严肃的站起身,缓缓说道:“李大人,我们这些人家里钱财有一些,能资助大人钱财、粮食,但是论剿匪的兵力,恐怕真的是不行。”

他们被李振邀请来,已经做好了出钱、出粮的打算,没有什么拖沓的。毕竟解决了太平军,他们也可以得利。

但是,想要让他们拿出私兵相助,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振听了后,问道:“老先生贵姓?”

老者面带微笑,继续说道:“免贵姓孙,名友诚。李大人,老朽和其余的人商议过,出钱出资是我们能支持的最大限度。我们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支持大人,希望大人能接纳。”

李振说道:“孙老先生,您老错了!”

“何错之有?”孙友诚道。

李振解释道:“本官没有让你们出兵的打算,把诸位找来,其一是想要向诸位募资,筹集资金用来剿灭发匪。其二,我希望大家组织起来,抱成团,一起控制输送到南京的粮食,掐断南京的补给。这件事不能彻底的做绝,只需限制发匪即可,否则把发匪逼得狗急跳墙,事情就不好了。”

孙友诚听了李振的打算,接着说道:“李大人,您的要求我们完全能答应,只希望李大人能尽快的剿灭发匪,从而保护一方平安。”

所谓破财消灾,这些士绅就是存着破财的消息,想让李振剿灭发匪,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毕竟,李振赫赫威名,能吓住发匪,是值钱的。

这时候,坐在右侧首位的一名胖胖的老者开口道:“大人,我们能提供的也就是几十万斤粮食,以及李提督军中士兵的花销等等,至于限制南京的钱粮等等,我们一定会施行的。”

李振点头道:“好,本官拭目以待。”

当即,李振和孙友诚等人商议了一些事情,才把这一群人送走。这时候,叶澄衷又走了回来,一脸急切的神情,严肃的说道:“大帅,黄旅长派人来传信说难以说服洪宣娇,请大人斟酌该怎么处理洪宣娇。”

李振冷冷道:“一个洪宣娇而已,竟然拿不下,真是没用。洪宣娇也是人,有缺点,我们从缺点入手,或者是从洪宣娇的优点等等入手,一定能成功的。走,随我一起去看看,到底洪宣娇有多坚强?”

叶澄衷尴尬一笑,没有回答。

李振大袖一拂,带着叶澄衷离开了中军大帐,朝关押洪宣娇的地方行去。军中没有营房,只有营帐,洪宣娇被关押在营帐中,限制了自由。

ps:第三更,收工,好困啊!

第484章 审问洪宣娇(上)

江北大营外,一辆辆马车停靠在外面,密密麻麻的足有几十辆。

这些马车,都是扬州附近各大士绅的马车。

孙友诚发须皆白,已经是过了六十岁的人。他虽然年纪大,却不需要人搀扶,走路不急不慢,稳健无比,不骄不躁的朝自己的马车行去。营地门口,坐在李振右手边胖胖的老者大步追了出来,伸手大喊道:“老孙,等一等。”

孙友诚立即停下,转身面带微笑的看着跑来的老者。

“况贤弟,找老夫有什么事情吗?”

孙友诚口中的况贤弟,便是身材肥胖的老者,这人名叫况嘉诚,也是这群士绅中的领头人之一,资格比孙友诚低一点,所以是坐在李振的右边首位,而不是左边首位。况嘉诚大步走上来,神情严肃的问道:“老孙,关于今日拜见钦差大人的事情,你有什么看法。”

周围的士绅闻言,立刻汇聚过来,目光齐刷刷的望向孙友诚。

这些人,也是极为关心的。

孙友诚笑道:“我们给钱给粮就行,还要做什么?”

况嘉诚嗤笑一声,笑说道:“老孙,可别和我打马虎眼。你贼精贼精的,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扬州士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是我们的定海神针,不能一声不吭的离开啊!”

士绅们连连附和,都赞同况嘉诚的意见。

孙友诚扫了眼站在身旁的众人,沉默片刻,继续道:“今天和李振见面,给老夫的感觉是这个人是一个手腕铁血的人,顺者昌逆者亡。若是有谁不服李振,肯定会遭到灭顶之灾。他八千士兵对阵四万太平军,仅仅死了四百多人,可以预测他实力的强大。”

“昔日李振主政上海,距离扬州也不远,大家对李振或多或少都知道些。并且,李振也在扬州呆过一段时间,大家都明白李振的做事风格。所以,老夫的建议是他要钱,我们给钱;他要粮,我们给粮就是。至于我们的家族私兵,人家看不上。”

“孙老,您的建议我认同。只是,李振让我们联合起来遏制输入南京的粮食的问题,您老怎么看的?李振是什么目的呢?”一个中年人满脸期待的问道。

孙友诚轻笑两声道:“李振说得很清楚,不能断绝了粮食的供给。由此断定,李振暂时不会强攻南京,我们只管答应就行,无须过多的考虑”

众人听完后,连连点头

孙友诚说道:“告诫诸位,只要不惹怒李振,一切都好说。”

说完后,孙友诚和况嘉诚点点头,进了马车。

况嘉诚也转身离开,回自己的马车。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