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节(1 / 2)

吴启功神色严肃的应下,端坐着身体,等着琦善说话。

不过,琦善却是仔细的思考了片刻。

琦善盯着吴启功,说道:“启功啊,我若是死了,军中无主,必定会军心大乱,难以凝聚起抵抗李秀成的力量。所以,到时候你要挺身站出来,稳定局面。先前你在营帐外面的一通呵斥,就很有气势,就该这样,才能震慑其余的将领。”

“是,末将遵命!”

吴启功眼眶湿润,想要说些安慰琦善的话,却又说不出口。

心情,却是格外的低沉。

琦善看着吴启功,心中升起一丝暖意,继续说道:“你现在就听我说话,别打断我。我死后,尸体一定要处理好,千万不能被发匪夺了过去,这是我嘱托你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和我密切相关的一件事情,必须处理好。”

“第二件事情,我死后你带着大军和发匪游斗,保存实力,等着李振的大军杀来。前段时间我清醒的时候,已经写了奏折回北京,请皇上命令李振带着大军攻打发匪。你现在只需要等着李振就可以,不用冲动和李秀成交战。”

“第三件事,也是我最不放心的一件事。李振和朝廷的许多保守派相比较,是很激进的,趋向于六王爷恭亲王一样的,都属于想要改革的,有胆量,甚至有野心。这个人我在的时候,我能保住他,也能把他控制在手心里面。”

“但是,我死后不知道李振会发展城一个什么摸样。”

“你带着剩下的士兵并入李振军中后,替我注意李振。若是李振规规矩矩的为国效力,你什么都不用管。若是李振有其他的想法,你可以借助你的身份劝说一下,实在不行就禀报皇上。若是李振还有不轨之心,你便除掉李振。”

“大清国需要的是忠诚的汉臣,是像狗一样听话的汉臣,不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乱世奸雄。王莽、曹操那样的人不能存在,李振也不能如此。”

琦善说话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急促。

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启功啊,我这一辈子,忠于大清国,忠于满人。唯独十二年前洋人攻打广州的时候做了亏心事,不顾国家利益。可是,那是无奈啊,洋人船坚炮利,我能做什么……”随着话语的继续,琦善的声音渐渐的减弱,最后几乎是听不清楚了。

到最后,琦善拉着吴启功的手松开了,一下掉在了床边沿上。

ps:三更完成;好吧,琦善死了,其实还是有点伤感的。

第224章 不一样的吴启功

吴启功静坐着,一动不动,像是一尊历经千年风雨的雕塑,透着一股悲怆的伤感。琦善的去世,吴启功心中的支柱倒塌,仿佛已经是世界末日了一样。琦善的护卫见吴启功不说话,安慰道:“将军,您不能忘了大人的嘱托啊!要保全大人,保全江北大营啊!”

“唉!!”

吴启功叹了口气,道:“谈何容易啊!”

先前,吴启功答应琦善的吩咐,但是真正的到了吴启功亲自主事的时候,心中仍然是忐忑不安。以往,吴启功都是听从琦善的命令,没有真正的主持过一方大局。就算是在营帐外一通呵斥大骂,也是愤怒到了极致,才会骂得其余的将领狗血淋头。

“将军,若是再拖下去,不妙啊!”

护卫见吴启功还不说话,再一次提醒了一声。

吴启功深吸口气,沉默了许久,说道:“传令,召集军中诸将来议事!”

护卫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惊诧之色。眼下琦善已经病逝,尸体还躺在床上的,若是把军中的众将都召集过来,肯定是立刻就要露馅,还不如隐瞒琦善病逝的消息,这样更加的容易稳住军心,不至于弄得军心大乱。

吴启功看穿了护卫的想法,说道:“我自有打算,你直接去传令就行。不过,等军中将领进入大帐后,你带着大人的其余护卫在营帐外候着,等我的号令。一旦我下令抓谁,你就抓谁?为了稳定军心,只能杀鸡儆猴了。当然,若是他们都愿意配合,那就最好了。”

护卫愣在原地,似乎是第一次见到吴启功这样的模样。眼前的人,和以前胆小优柔寡断的情况判若两人了呢?

不过,护卫很快恢复了过来,去传递消息。

不到五分钟时间,军中的将领都来到了大帐中,这些人都看见琦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眼见琦善紧闭着眼睛,脸色苍白,都升起不妙的感觉。只是,这些人并不知道琦善已经死了,因为他们先前在营帐外闹事的时候,没有听到丁点口风儿,仅仅是以为琦善昏死了。

吴启功目光掠过众将,沉声道:“诸位,大人去世了!”

“轰!!”

这一下,简直像是五雷轰顶,炸得所有的人都傻了眼。甚至是有几个将领已经瘫倒在地上,失魂落魄。还有几个将领愣了片刻后,干脆嚎啕大哭,像是死了亲爹一般。他们哭的并不是琦善之死,只是对自己前途未卜的伤怀。

吴启功看着乱作一团的众人,眼眸微微眯起,眸子中闪烁着道道冷光。

此刻,吴启功开始转变了。

从一个胆怯并且优柔寡断的人,渐渐的因为压力的迫使而变成撑起大局的人。因为若是吴启功撑不起,不仅他要死,其余的人都要面临被杀的结局。

“够了!”

忽然,吴启功猛喝一声。

顷刻间,所有的人安静了下来,大哭的、窃窃私语的,都是一言不发,目光齐刷刷的看向吴启功。至于死去的琦善,竟然没有一个将领出言关心一番,甚至没有一人询问琦善是怎么死的?是什么时候死的?

吴启功说道:“大人已经死了,哭也没有用。现在李秀成还带兵穷追猛打,江北大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把你们找来,不是让你们大哭嚎叫的,是让你们来议事的。现在大人死了,江北大营站不住脚跟,说说你们的看法?”

“吴将军,我认为该撤退,现在不能死守了。”

话音落下,一个五短身材的将领说话了。这人身材不高,但是骨架子却非常大,活脱脱的一个圆桶型身材。他站出来说话后,立刻就有几个人附和,赞成撤兵。

吴启功说道:“赞成撤兵的人先站在一旁,我听听大家的建议。”

如此,便有六个人是赞成撤兵的。

“吴将军,我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咱们守在江北大营,即使是逃走,也摆脱不了李秀成的追逐。反正大人已经死了,朝廷也不管咱们,干脆投降发匪,说不定还能捞个一官半职。”说话的人和吴启功官职一样大,不存在大小差别,只是琦善让吴启功主持军营,权利才更大。

吴启功和声问道:“还有哪些人都赞同投降的看法?”

顿时,又有两个人站了出来,和刚才说投降的人站在一块。

吴启功看着投降和撤兵的人都站出来了,目光落在仍然是一动不动没有表态的五个将领身上,问道:“你们五个人都不说话,有什么想法啊?”

“将军,我等愿意听从命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