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造化大宋> 造化大宋 第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造化大宋 第3节(1 / 2)

就算要援手,也得对方点头才行。还要打听清楚道观里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强出头只会给人惹来更多麻烦,韩邈岂会如此莽撞?

甄琼眨了眨眼:“呃,挺好的?”

虽然赤燎子那老道烦人的紧,又没有r_ou_吃,还陷入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困境。但是其余还不差啊,药料给的大方,也没有限制使用丹房的时间,师叔和师兄还十分照顾,比当初在便宜师父那边好太多了。

韩邈:“……”

对方的眼神太过澄澈,一时竟让韩邈不知该怎么接下去。被这么对待,还觉得挺好?到底是被欺压惯了,还是不在乎外物,心思至纯?

卡了下壳,韩邈笑了笑:“鄙人家中经营茶叶,倒是会些点茶手段,道长可否赏光喝上一杯?”

啊?怎么还要喝茶?甄琼咂了咂嘴,发现确实有点渴,就顺势点了点头。

见对方没有拒绝,韩邈便捡起了桌上茶具,开始调茶。西韩从事茶业多年,韩邈的点茶手法也是练出来的,可称上佳。

先将净纸包裹的茶饼捶碎,拣出茶块,投入茶碾。碾茶须得快、稳,方能不损茶色,韩邈手腕轻摇,碾子飞转,不多时就磨出了茶粉,再以茶罗细细筛之,选出可供冲泡的茶末。

兴许是知道他的喜好,监院备下的也是建茶,品质算不得多高,但是长春观提供的山泉,却是一绝,能使茶色更鲜。

把茶末分入两杯之中,一旁茶炉上的铜壶也发出了轻微水滚声。韩邈也不假旁人之手,自行提起了壶,先在杯中倒了些,把茶粉调成了黏稠茶膏。待水沸稍止,他立刻一手持壶,一手持勺,注水入杯。水落盏中,茶勺击拂,但见两盏之中,同时白气蒸腾,汤花如云。六分水满,黑盏r-u白,端是汤香色艳,任谁都要赞一声妙。

韩邈的神色却未曾有任何变化,淡然自若的把其中一盏送在了甄琼面前:“道长请用。”

刚刚见面难免拘谨,有些话也不好出口。不如借饮茶的功夫,再细细问来。

对面的甄琼简直目瞪口呆了。他是从小喝惯了散茶的,哪见过这等繁复的冲泡手段?一个身材高挑,仪态洒脱的俊朗青年,如此行云流水的冲调香茗,可称得上赏心悦目。不过甄琼品味实在堪忧,没觉出风姿,倒是觉得……呃,贵气逼人?

看了眼递在面前,满是青白泡沫的茶盏。他小心举起来,把沫子吹开,呷了一口,眉头立刻皱成一团。

好苦!

不过人家都辛辛苦苦沏出来了,不喝似乎也不大好。甄琼咬了咬牙,放下茶盏,从怀里取了个小瓷瓶,拔了塞子就往里倒。加点糖应该能入口了吧?

只看甄琼吹沫的动作,韩邈就知他没喝过好茶,既不会鉴,也不会品,怕是牛嚼牡丹。而长春观的客舍都能摆出这样的茶具茶叶,他却从未学过点茶的技艺,可见其在观中的地位。

然而思绪刚到一半,就见那小道士从怀里摸出了个瓷瓶,往茶汤里倒了些东西。见此情形,韩邈忍不住皱了皱眉。

刚放了糖,就发现了对面投来的目光。甄琼抬头,只见对方眉峰微皱,看着自己手里的瓷瓶。犹豫了一下,甄琼问道:“你也来点?”

韩邈立刻舒展开眉头,微笑拒绝:“我喝茶时,不爱放盐。”

建茶可是贡茶,就算观里的茶品低了些,也不合放盐,当品其“真香”。韩邈也是做惯了茶叶买卖,一时没忍住,倒有些失礼了。

“啊?”甄琼也有些发怔,“这不是盐,是糖啊。”

什么?!就连韩邈这般城府,心底也是腾起了惊涛骇浪。那瓷瓶中装得是糖?谁见过洁白如雪,细如珠粉的糖?!

念头一起,他唇边突然浮起笑容:“没想到竟然是糖,可否分我一些?”

说着,他已向着甄琼伸出了手。那只手瘦而修长,指甲圆润,掌心还有些微红润。长长大袖半垂,透着股洒脱大方的味道,却绝不唐突,让人无法拒绝。

甄琼看了看那只手,又看了看自己的瓷瓶,最终咬牙凑了过去,往对方手心里倒了一撮。这可是他从原来的道观里带来的,没剩多少了。

韩邈:“……”

看着掌心那撮白花花的糖粉,他一时也说不出话来了。按照常理,不该是递过瓷瓶吗?倒这么一撮是什么回事?

好歹也是久经历练,韩邈控制住了面上表情,稳稳收回了手。也不顾及旁人目光了,拿指尖在糖粒上沾了一沾,放在嘴中,一股甘甜味道顿时溢了满口。确实是糖霜,但是与寻常沙脚料不同,轻白晶莹,味道纯净,且甚甜!

韩氏商行走南闯北,货物庞杂,韩邈自幼就学了一手挑货的好手段。莫说是寻常的绢锦、香料,就是酒、醋、盐、茶这等调料,尝一尝也能辨出其产地和品味高下。而蔗糖这一样,产出不过福唐、四明、番禺、广汉、遂宁五地,其中又以遂宁最上,四郡最下。遂宁所产的糖霜里,又根据糖色和结块大小,分做几品。色紫质密者最贵,常作贡物献入皇宫,京城、州府的显贵,则多用团枝大小的琥珀色糖霜,那些如指节的色黄小块,则是寻常人家用之。而最下品的沙脚下料,才是这等散碎模样,色寡味淡。可是下料劣品,哪会有如此的甜度、色泽?

韩邈立刻抽出了一方帕子,把糖粉倒在了进去,好好裹住,收入袖子。这才抬头笑道:“未曾想还有这等好糖,不知道长是从何处得来的?”

甄琼此刻心情也十分复杂。这人不是很有钱吗,一点儿白砂糖还要打包带走?幸亏刚才没把瓶子给他……

听韩邈突然开口,他这才回过神,咳了声:“就是随便炼了点。”

当初在观里做豆花的时候,因为是甜口更好吃,那便宜师父就买了不少红砂糖。甄琼偷摸弄了点回来,嫌弃味道不纯,重新搞了脱色结晶,才得了一小瓶。到了长春观他都没怎么舍得吃呢,可不能再给别人了!

炼的?韩邈双眼微眯,笑容却更亲切了些:“丹炉里还能炼出这等雪白的糖霜来?实在稀奇。”

“倒也不用丹炉啦,寻常脱色即可。”甄琼并没兴趣详细讲解,敷衍道。

脱色是什么?又怎会寻常?韩邈讶道:“我却从未听过此等法子,长春观里也从未见过,可是你从师父那里学来的?”

“那倒不是。算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吧。”甄琼挠了挠脑袋,其实这是他当年跟师兄们学来的,用便宜糖析出好糖,向来是他们这些穷鬼们省钱的法子。

韩邈眼睛一亮,不是就好!

“甄道长丹术果真高明,非常人能及。”韩邈真心实意赞了声,随后叹道,“可惜这长春观总归门庭森严,说不好有多少嫉贤妒能者,似道长这般天资,怕是呆的不甚痛快。若是道长不嫌弃,不如下山,由我韩氏尽心供养!”

作者有话要说:  甄道长:嘿呀,茶太苦,加点糖吧。

韩邈:……

宋代糖业是比较发达,也有了冰糖(当时称作糖霜),但是没有掌握蔗糖的脱色技巧。用j-i蛋清脱色大概出现在元代,明代才正式有了黄泥脱色的白砂糖。所以,嘿嘿嘿~

第13章

啊?这邀请来的太过突兀,让甄琼愣了半晌。怎么就突然请他下山了?

见甄琼有些吃惊,韩邈笑道:“托道长之福,家祖母如今连丹都不怎么服了,整日还勤练引导术,气色愈佳。这等大恩,又岂是区区钱帛能答谢的?道长若是肯下山,韩家必然扫榻相迎,专门为道长僻出丹房。一应丹炉、器具、药料,皆可随意取用,不比山上要来的自在?”

什么都给吗?甄琼立刻心动了!且不说炼丹的药料是否方便,只韩家的伙食,就比山上好一万倍啊!

咽了口唾沫,甄琼有些扭捏的开口:“炼丹可是极费钱的,需要好几种丹炉,成套的度量器具,还有好些名贵药料。这,这怎好意思……”

不怕要求多,就怕无欲无求。韩邈立刻道:“我家乃是安阳韩氏旁枝,三代经商,先父还当过韩氏大宗的商行之主,也算小有家资。只是些器具、药料,还是供得起的。”

“当真?!”甄琼简直都要搓起手了!

他一个“金石派”的,待在“草本派”的道观里也不是个事儿。还不如弄个独立丹房,经费不愁又有人养着,岂不美哉!

“道长可是应了?”韩邈脸上的笑容简直比春风还暖,“那我改日遣人来接。若有笨重物事,一并运下山便好。”

“好!好!”甄琼一跃而起,“我这就去收拾,明日一早就能搬!”

r_ou_啊!他终于能过上餐餐有r_ou_的好日子了!哪还愿耽搁,甄琼匆匆行了个礼,一路小跑就出了屋。

看着那兴奋不已的背影,韩邈也松了口气。养这么个道士,又能花多少钱?况且他还是自家的恩人,既然在山上过的不好,不如直接请回家供奉。祖母肯定欢喜不说,也能防备其他野道人登门行骗。况且还有这制糖的方子,只要好生供奉,待之以诚,总是能谈一谈的嘛。

端起已经有些凉的茶汤,韩邈一饮而尽,这才整整衣袍,起身去寻那监院了。

“什么?你要离开长春观了?”看到兴冲冲回来收拾丹房的甄琼,段玄霜大吃一惊,“恩师待你还不够好吗,怎么还要走?”

段玄霜也是近几日才被逼着来打杂的,实在是恩师来的太勤,而甄琼这小子简直是个狗窝里生的,除了丹炉和放置药料地方会上点心,其他就别提了,坐都没处坐!况且恩师来了,总不能连口茶都没得喝吧?只是德高望重的炼师,如此行径总有些“不拘小节”,不好让下面道童知道。段玄霜这个关门弟子,只能可怜巴巴的亲力亲为,替恩师打点了。

也正因此,他憋了满肚子怨念。这哪是给他再收个师弟的模样,怕不是要平辈论交,给自己再添个师叔了!

而这样的厚待,竟然没让此人感恩戴德。听说他要走,段玄霜简直一口气都上不来了,他们都如此折节了,还留不住人吗?

“韩家要供我炼丹了!”甄琼恨不能把这好消息吹上天去!这可是包吃包住包药料啊,有几个炼丹的能碰到这样好事的?那贼道他真是抓的太值了!

就为这个?段玄霜嘴唇都哆嗦了起来:“可是留在观中,还有恩师指点……”

长春观可是大观啊!若是恩师看重,这小子很有可能在十几年后立下山头,哪怕不是全揽丹房,也能管十几号人,有大笔钱财进项,岂是一个商贾之家能给的?

甄琼同情的看他了一眼:“这事你不懂的,有钱没钱能一样吗?”

那饱含着炫耀和怜悯的微笑,让段玄霜浑身都不好了!跺了跺脚,他也不再多言,转身就跑出了门去。

啧啧,总归是有人嫉妒啊。甄琼心满意足的扭过头,继续打包起自己的东西。谁料没过多久,就有童子前来,说赤燎子请他过去。

跟那位师叔祖多少也有些交情,甄琼也不好不辞而别,便跟着过去了。结果一进门,就见赤燎子面色微沉,低声道:“你当真不愿留在长春观,要下山受韩家香火?”

香火?那玩意又不能吃,他下山是去炼丹的!但是看赤燎子脸色不大好,甄琼也不好意思再炫耀了,只道:“正是。韩家说会给我丹炉药料,不如下山更为清闲。”

他说的如此坦诚,倒是让赤燎子无话可说了。毕竟这些日接触,赤燎子也明白这小子心中只有炼丹,没有旁的念头。如今山门里勾心斗角,还有人拿他当棋子使唤,可不就是下山更好。

长叹一声,赤燎子点了点头:“也好。时日太短,我也没教你什么。这里有本丹术心得,你拿去看看。若有疑惑,尽可写信来问。”

丹术心得可是炼师最宝贵的经验,就算是入室弟子,也未能得传承。这老道竟然要把心得送给自己?甄琼也是个知好歹的,哪怕跟自己的门派不同,这样的大礼也要珍之重之。

双手接过那略显破旧的小册子,甄琼刚要道谢,就见老道迟疑片刻,又叮嘱了句:“这书,咳,切勿带入茅房啊……”

甄琼:“……”

“韩家要供养甄琼?监院那边如何说?”听闻这消息,住持张云很是吃了一惊。那韩老夫人就这么看重那小道?郭福能同意吗?

“监院已经首肯了,还让人帮他收拾行李。”张资赶忙道。

郭福放弃这枚棋子了?张云闻言,也不由大大松了口气。这些天赤燎子对那小子的态度十分不同,他生怕再多出个小师弟来。好在那小子贪恋钱财,走了也好。

“既是如此,就不要为难他了。看看库房有什么常用的药料,也给他备些,不要吝啬。”

住持虽说的风轻云淡,张资却明白得很,这是想要对那小道示好,顺便做姿态给赤燎子师叔看啊。不是他们不想留住人才,是监院心思太重,才放人下山的。

“弟子明白,定要让甄师弟满载而归。”张资微微一笑,应了下来。

于是第二日,等甄琼要走时,发现自己的行李竟然比来时多了不少。除了赤燎子送的那本书外,住持师伯和监院师叔还送了不少药料、布匹,推起来简直能把牛车都塞得满满的。

“师叔何必这么客气?”甄琼笑的灿烂,但是收礼物的速度一点也不慢,更没有半分推让的意思。

郭福的嘴角抽了抽,强笑道:“毕竟也受了师兄嘱托,你到了韩府,记得要给师兄去个信,让他勿忧。”

其实韩邈跟他要人时,他还是挺开心的。毕竟这不省心的小子,哪天就要被住持抓了把柄,岂不坏事?他正愁没法子把人弄出丹房呢,就碰上了这等顺水推舟的好事,不答应才有鬼了。谁能料到,听闻这消息,张云那个悭吝无比的家伙竟要送什么临别礼物!这下可好,他可是甄琼正经的师叔,岂能熟视无睹?无奈也忍痛给了些绢锦香烛,赶紧把这瘟神请走最好。

“这个好说,我定会速速去信。”看着亲切无比的师叔、师伯和师兄弟们,甄琼恭恭敬敬行了个礼,“待我丹道大成,定会重登山门,告知诸位!”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脸都黑了,你丹道大成,只来报个信吗?这是嫌弃长春观丹术不佳,还要炫耀给他们看吗?不过这样的腹诽,谁也不好说出口,只能个个堆笑,看着那两辆满载的牛车,缓缓驶下山去。

“阿郎,当真要请甄道长在家中修行?”韩忠这两日都在店里忙碌,应对茶行那釜底抽薪的狠辣手段。谁料小主人上山一趟,竟然又把那甄道长请了回来。

“长春观有人内斗,用他做了筏子。怎么说甄道长也是韩某的恩人,还是请回来更好。”韩邈瞥了韩忠一眼,淡淡道。

韩忠也是人老成j-i,ng,立刻反应过来:“不会是那丹炉惹出的祸事吧?都怪老奴思虑不周……”

当时他只顾得惊叹于甄道长的手段了,忘了那还是个半大孩子,就算道门清净地,也少不得争端。如此招摇过市,怕是要被人嫉恨了。

“无妨。若无此次拜访,也见不到这个。”韩邈自袖中掏出了那方帕子,小心摊开,露出了里面包裹的物事。

“这是……细盐?不大像啊……”看着小主人掌中之物,韩忠露出了疑惑神色。细盐价钱是不便宜,但是对于韩家这样的大商贾,也不算什么。怎会如此珍重的藏在帕中?

“尝一尝。”韩邈示意道。

闻言,韩忠伸手捏了一撮,放进嘴里,只是一抿,脸上就变了颜色:“这是糖霜?怎会是这等颜色?”

他好歹也是商号老人,怎会不知道当世糖霜的品类颜色。上等糖霜的味道,怎会如此雪白晶莹?

“是甄道长私下炼制的。”韩邈微微一笑。

“原来如此!”韩忠顿时明白了过来,“难怪阿郎要请甄道长回来!若是能拿到这新糖的方子,说不定能压过大宗……”

“对待小人,何须此等宝贝?”韩邈把那撮糖重新装进了袖中,淡淡道,“先好生侍奉甄道长,衣食住行都要j-i,ng心。j-i,ng诚所至,自能金石为开。”

“阿郎此言有理!甄道长怎么也是咱家的恩人,合该好生侍奉。”韩忠面上早已堆满了笑。这仙长是谁请来的,还不是他小老儿!小主人越是重视这人,他的功劳也就越大啊!

“对了,在甄道长房中多备些糖霜,他似是个嗜甜的。”想起对方往茶里放糖的动作,韩邈笑着摇了摇头,这等随性之人,也是颇难遇到了。

得了命令,韩忠立刻下去安排。还没到正午,上山接人的牛车就赶了回来。为了表示郑重,韩忠随着小主人一同迎出了门去。

结果见到人,他就愣住了。在郎君口中“苦不堪言”的甄道长,此刻正穿着好好的新衫,满面得色,身后跟着的牛车也被压出了深深车辙,显然满载了行李,哪有半点“吃苦”模样。

送甄道长上山的可是韩忠本人,见过了礼后,他忍不住道:“甄道长,这车上货物……”

反正不用炼丹,今天甄琼专门换了新道袍,又被送了大堆礼物,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呵呵笑道:“都是师叔、师伯们送的,多了点,有地方放吗?”

“……有。小事一桩,交给老朽即可。”说着,韩忠还是忍不住瞥了自家郎君一眼。说好的在山上受了欺凌,被人摆布虐待呢?你这不是为了人家好,就是惦记糖方吧?

韩邈:“……”

他也想不到,郭通竟然还送礼给这小道士啊。难道他不是在丹房烧火,衣食不全吗?不过韩邈是谁,就当没看到韩忠那别有意味的视线,他微微一笑:“路上劳累,道长不如先用了饭,再去安顿?”

这一路急匆匆赶路,不就是为了赶上饭点吗?甄琼喜滋滋的点了点头,跟在对方身后,走进了韩氏大宅。

作者有话要说:  甄道长:其实长春观里人都挺好的,就是吃的太差。

众人:……赶紧走吧别回来!

第14章

迎接贵客,接风宴自然不会寒酸。且因韩老夫人信道,之前再怎么j-i,ng致的饭菜,也是口味清淡,菜多r_ou_少。而这一次,韩邈安排的皆是时兴菜色,j-i鸭俱全,鱼鲜羊美,让人目不暇接。

坐在桌前,甄琼只觉整个人都活了过来,活活饿了十多天没见r_ou_的谗意喷涌而出,哪还顾得上旁人?一时间汤匙乱舞,竹筷纷飞,吃的不亦乐乎。

面对这样的吃法,再多客套都是白费功夫。韩邈只坐在一旁,面带微笑,替客人备菜,偶尔还恰到好处的讲解一下吃法,一派让人宾至如归的派头。

待对方吃到肚儿圆圆,明显再也塞不进去饭了,韩邈才笑着问道:“今日的饭菜,可还合道长口味?”

“r_ou_真好吃!”甄琼报以了涕零之色,“韩官人都不知道啊,山上穷苦的很,平日连点油花都见不到,我都好些天没吃到荤腥了!”

长春观这样的大观,怎么会穷?韩邈也在山上吃过席,观里的饭菜j-i,ng细非常,又有雅趣,比寻常寺院还胜一筹呢。略一迟疑,他试探着问道:“观内竟然如此清苦?那道长平日都做些什么?”

“炼丹啊。”甄琼答的理所当然,“师叔专门给我弄了个丹房,药料也管够,还有自己的丹炉,炼丹倒是方便。就是丹房弟子不能吃r_ou_,唉,一定是嫌弃我们太费钱了。”

韩邈:“……”

等等,他怎么听说炼丹需要斋戒沐浴呢?心中突然有了点明悟,韩邈又道:“那道长是为了炼丹,才着旧衣的?”

甄琼瞥了他一眼:“不然呢。丹房里又是火又是酸的,衣服天天都要洗,穿新的多浪费啊。”

这种有钱人,当然不会理解他们炼丹的辛苦。一套衣服穿到破烂不堪再换,可是省钱的基本要领!

韩邈顿时哭笑不得,没料到自己这样的眼光,竟然也有看茬的时候。这甄道长在山上过的显然不错,哪用的给他出头?不过人也骗下来了,既然这么好养,他也就不客气了。

面上扬起妥帖笑容,韩邈道:“道长只管放心,既然在府中住下,不论衣食,韩某都会让人安排妥帖,定不让道长c,ao劳。”

不用洗衣服了?甄琼这时候倒是很能听懂别人的言外之意,立刻又兴奋了起来:“丹房安排在哪里?可不能离人住的地方太近,炼丹容易生出毒烟,有时还会爆炸,找个偏僻点的地方就行了。”

韩邈:“……”

不就是炼个丹吗?怎么还毒烟爆炸的,这让人怎么安心放他在家里乱来?到底是此人太实诚了,还是根本不知道做别人家供奉的该如何是好?

几乎花了毕生修养,韩邈维持住了笑容,颔首道:“既然道长喜欢僻静,就选个偏院吧,西院有处倒是合适。”

因此,当甄琼又塞了些点心果子溜缝儿,确定半口也填不下了后,两人前往的地方,就不是之前安排好的内宅庭院了,而改成了韩家大宅最西角的一个小院。独立一进,有三四个房间,两个耳房。面积不大,陈设也简陋的很,但院里一棵树都没,外墙还是用来隔火的风火檐,就算烧着了也不会蔓延到别处。

见到这小院,甄琼双眼都亮了:“此处甚好啊!僻静不说,还有这么多间屋,韩官人费心了!”

呵呵,他就知道这小道不会嫌弃。也算摸到了些对方的思路,韩邈笑道:“院里有厨娘丫鬟,伺候你饮食起居。有什么所需,跟这小厮说一声便可。”

一旁的伶俐小厮立刻上前一步,施礼道:“小的安平,道长只管差遣。”

主人都安排到了这一步,还有什么好抱怨的?甄琼笑得跟朵花儿一样:“韩官人费心了!”

明明是个不着调的,但甄琼笑起来灿烂率直,半点也不负那好皮囊。见到对方一副要摇起尾巴的模样,韩邈也忍不住笑道:“道长喜欢便好。”

安顿好了贵客,韩邈笑着出了偏院,正准备前往书房,韩忠却急匆匆迎了上来:“阿郎,族老请你过去。”

“哦?”韩邈唇边的笑容微微一变,带上了些讥诮,“来的到是快。”

他回来才几天,这就坐不住了?也好,会一会那茶行的新管事吧。

“东家,既然族老都答应了,何不先经营茶行,再谋商行大权?寻那韩邈,怕会有变数啊……”韩氏三房的小院内,一个身着直裰,有些富态的中年人低声劝道。

被唤为“东家”的男子,大概三十出头,身材瘦削,穿着宽袖澜衫,头戴漆纱幞头,唇上还蓄了八字须,颇有些自诩风流的味道。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三房如今的当家人韩霖。

听闻这话,韩霖冷冷一笑:“肖管事到大宗已经这么多日,那厮也不敢出面说上一句,定是心虚。既然如此,就更要说清楚茶行诸务,不可让个外人占了便宜。再说了,族老都应允了茶行易手,难不成他一个西韩小子还敢闹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肖念话说一半,便叹了口气,没法再说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