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7节(1 / 2)

对这样的情况,叶绥只感到很惊奇。

前一世,孙长蕴便是太宁帝时的尚书左仆射,这一对君臣相当融洽,如今也有了紧密的联系。

她对此乐见其成,也交代了庆伯要保护好他们。

“当然,让他多去看看,总是好事。参加这孤山诗会,对孙长蕴来说也是好事。”汪印这样说道。

顿了顿,汪印笑问道:“阿宁,你觉得孙长蕴能压住江南道士子吗?”

叶绥也笑了,答道:“我相信他可以——半令也是这样认为的吧?”

汪印“哈哈”笑了起来,说道:“孙长蕴如果不能碾压江南道士子,那么也枉费谢玠和本座的教导了。”

孤山诗会,说是一场诗会,但是流程和考核的内容,却与朝廷的科举选拔甚是相似,可以说是一场小型的科举选拔。

难怪,皇上对江南道书院的容忍越来越低……

对这些流程,孙长蕴已经亲身经历过,并且孙长蕴所学所知,也远胜江南道士子。

他所需要的,便是孙长蕴扬名,一定会在江南道扬名,不会有另外的可能。

孤山诗会举办那一日,西湖边上的人更多了,杭州府也特意派了许多守卫前来维持秩序,因而人虽然多,一切却是井然有序。

孤山诗会是一场考核比试,也是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过去在孤山诗会上引人注意的文人士子,都会在江南道有着非一般的声望和影响力。

因此,每一次的孤山诗会,不管是书院还是士子,都十分重视。

在孤山台上那里,汪印看到了顾祖玢,晏千钧的禀告无误,顾祖玢的确是这次孤山诗会的主持。

“这一次江南道盛会,是对各个书院、各位士子的考核,当然也是对大家的肯定表扬。江南道文道兴盛,为国朝培养这么多有识之士,此乃国朝之福,皇上有旨,特令本官主持这一次孤山诗会,以示对此的肯定!”顾祖玢这样说道。

孤山台有很多人,当中不乏江南道权贵和宿儒,他们在听到顾祖玢这话时,总觉得有些不对。

而周衍和其它书院山长的神色都微微一变,特别是周衍,忍不住讶异地看向顾祖玢。

奉皇上旨意?怎么会是奉皇上旨意?明明是看在能立奇功的份上,顾祖玢才答应主持孤山诗会的!

顾祖玢说奉皇上旨意,又特意将诗会与朝廷扯上关系,有何深意?

汪印神色不变,心中却有着探究:顾祖玢主持孤山诗会,听起来是皇上的意思。皇上什么时候下的旨意?皇上也让顾祖玢来控制江南道文坛?

叶绥同样想到了顾祖玢话语别有深意,她脑中急转,猛然想起来了。

如果真的像她所想的那样,顾祖玢现在说的,就是太宁元年的事情!

她凑近了汪印,急促而小声地说道:“半令,天子门生!”

第933章 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

汪印虽然此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但是略一思考,便明白叶绥指的是什么了。

国朝士子在考中会试之后,都会向当朝重臣投行卷,如果行卷被重臣接下了,那么士子就会称呼这重臣为座师,士子自称为门生,会自动成为这重臣一系的官员。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士子的行卷如果能得到重臣的青睐,那么中了会试之后被授予的官职都会好很多,轮转的时间也不用那么久。

汪印虽然是朝中重臣,但是他是缇事厂督主,又是宦官,压根就不会有士子敢向他投行卷。

中枢重臣因为官职太高,也不会接这些士子的行卷,因而接这些行卷的官员,多是四品官职。

师生关系和姻亲关系一样,都是国朝官员之间极为重要的关系,并且这关系极为牢固密切,很难被打破。

他们枝枝相连,座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庞大的势力,对国朝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永昭帝之所以对江南道书院的影响力如此的忌惮,原因就在于这些生徒会向从江南道各个书院出去的官员投行卷,在尚未考中会试之前,就已经尊称这些官员为座师了。

换言之,江南道书院所出去的人已经成为过去了一股庞大的势力,对朝廷有着莫大的影响力,永昭帝怎么能忍?

永昭帝令汪印前来江南道,首先要收服青云书院的山长周衍,也就是为了收拢青云书院的影响力,乃至将江南道文坛的影响力收归国朝。

如何完成皇令,汪印已经有考虑,但是他没有想到,顾祖玢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语。

顾祖玢领看皇令,难道皇上也令其拢住江南道文坛?

可是顾祖玢是江南道观察使,如果皇上要其掌控江南道文坛,早就给其下了皇令,也无须等到现在了。

此前一点点风声都没有传来,晏千钧和京兆的王晦都没有收到消息,那么顾祖玢是什么时候领的旨意?

叶绥继续想着顾祖玢这些别有深意的人话语,她在想顾祖玢是不是也领了皇令,是不是也想到了天子门生这个办法?

天子门生之说,还是孙长蕴在太宁元年提出来的。

那时,孙长蕴建议太宁帝在科举选士的时候,在士子考中会试之后,还需加增加殿试。

殿试规定,士子行卷都必须呈给皇上,并且皇上还要亲自看过这些士子,最后才选出殿试优胜者,可以出仕为官。

这些经历殿试的士子、最后能出仕为官的士子,就是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一说,极大地冲击了国朝座师、门生制度,即便它有种种诟病,也避免了重臣朋党的趋势可能。

现在顾祖玢所说,是不是就在提出天子门生之说?

“半令……”叶绥又再急促说了一句,想提醒汪印对此重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