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我不是汉献帝> 第四章 大忽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大忽悠(1 / 2)

要不是此时实在是没有力气,蔡邕真恨不得不顾君臣之礼的蹦起来揍刘协一顿。太缺德了自己饱学鸿儒,何时受过这种罪。即便是暴虐如董卓,对待自己那也是礼敬有加。

昏君

眼见蔡邕闭目不理睬自己,刘协眼珠一转,扭头冲门外喊道:“来人,蔡中郎余毒未清,还需再灌几回。”

为了自己的胃不再饱受折磨,蔡邕不得不睁开了眼,只是看刘协的眼光不怎么友善。刘协也不在乎,继续说道:“蔡中郎,你想死的心我明白,但我绝不允许你现在死。知不知道,如今李傕等人虽然被暂时安抚,可一旦你死了,他们难免心中忐忑,到时一旦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圣上应该自称朕。”

“啊,好好,只要你保证不死,我以后会注意的。”刘协有些哭笑不得,随口敷衍道。

“圣上,我一死,可以让许多人颜面上过得去”

“可也会让许多人伤心难过,别人先不说,蔡中郎难道就忍心留下你女儿独自苟活人世要知道,失去了你的庇护,她一个弱小女子,将来能依靠谁如今这世道这么乱,这万一要是落到坏人手里”

“昭姬”还别说,刘协的这句话还真的触动了蔡邕的心事,他在这世上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蔡琰。

自杀这种事许多时候都是一时冲动,等这股冲动劲过去了,你让他死他都不肯。蔡邕想要一死,无非也是与王允想到了一处,那董卓当权期间暴虐荒yín ,在汉室的后宫里可没干好事。如今董卓已死,但汉室的颜面还需要用血来洗刷。蔡邕知道自己在董卓在世时颇受重用,在不少人眼中自己是董卓的同党,而他现在求死,也是想用自己的死来给汉室一个交代。

只是现在刘协偏偏不愿让蔡邕死,就因为一点面子上的事就要损失一位贤才,这么亏本的买卖,刘协才不干呢。不就是丢人嘛,反正汉室如今已经这样了,该丢的人早就丢完了,就算再丢也没什么。丢人不可怕,关键是要在日后把丢的颜面找回来,那就够了。至于一些虚名,无关紧要。

刘协这种要实在不要虚名的态度,让蔡邕很是无语,倒是一旁的吕布,打心眼里的赞同刘协的观点。面子算啥,关键是要落到好处。

“圣上三思”

“我早就思过了。总之,我不许你死。回头你要是敢再偷摸着死,我就找你女儿的麻烦,让你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

对于刘协的无赖言论,蔡邕很无奈,他心里明白刘协是为了不让自己再寻短见拿女儿威胁自己,可这样的言行,实在不是一个皇帝该做的。

“圣上,罪不及家小”

“得了吧你,我不需要你来教我这个,我懂。可非常时行非常手段,你不要以为我只是在吓唬你,我这人说话还是很算数的。不信你就拿你女儿的终生幸福试试。”

不管刘协是不是真会在蔡邕死后找蔡琰的麻烦,蔡邕都不敢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这皇帝是说真的呢到时后悔都没处买药去。

等到王允等人赶到蔡府的时候,蔡邕已经被刘协“说服”,答应不再寻死觅活,不仅如此,他还答应了刘协的任命,愿意出任南安郡郡守一职。刘协让蔡邕离开长安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刘协相信蔡邕不会为了替董卓报仇而去勾结李傕等人,而李傕等人在见到蔡邕出任南安郡郡守以后,对刘协将他们调离长安也就不会觉得不安。其次就是蔡邕的个人能力还是很强的,比起王允来甚至都是只强不弱,有他坐镇南安,刘协就不必担心长安的西边会出现大的变故,哪怕凉州的马腾、韩遂率兵来犯,有蔡邕在,也完全可以借助李傕郭汜加以抵挡。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刘协担心王允会趁自己不在长安的时候借故弄死蔡邕。

离开长安去四周走走在刘协看来是必要的。人才匮乏是如今刘协最大的短板,虽然王允等人可用,但毕竟年岁都大了,而想要重振汉室却不是三五年就能办到的。后继无人,才是刘协最需要头疼的事情。趁着现在需要自己亲自上阵的事情不多,多出去转转,招揽一些可以招揽的人才,这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朝廷的确可以通过征辟招揽人才,可问题是但凡是有才华的人,都有那么一点怪脾气,你征辟,他可以不就,单这一点就够让人恼火了,而如今的社会风气,人家不就朝廷还没办法惩罚。

大才需要找,而且还必须抓紧,晚了可能就被别人招去了。刘协酷爱三国,金戈铁马,但凡是个男人就没有几个不爱的。有关三国类题材的游戏,刘协也不知玩过了多少。也正是托了那些游戏的福,对三国里的那些知名人物,刘协大致都有一定了解。尤其是那些大拿,刘协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然招揽人才的前提条件是要等局势稳定之后。想要引凤,那也要先栽好梧桐,否则就算刘协真的遇上了贤才,恐怕人家也会借口推脱。而在处理完身边的事情之前,刘协也不打算马上就告诉众臣自己准备出外访贤。

木已成舟,当王允知道刘协任命蔡邕为南安郡郡守以后,没有出言反对,不过他的神色,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时这位王大爷的心情不是很美丽。眼见蔡邕没事,杨彪等人又劝了几句之后便告辞离去,蔡邕的房中就只剩下刘协、王允跟蔡邕,至于吕布,已经被王允找了个理由给打发走了。

“司徒,有什么话你就直说,不要老是板着张脸。”刘协率先打破尴尬对王允说道。

“老臣还能说什么圣上都不在乎汉室的颜面,老臣一个外人,又有什么好说的。”王允依然板着张脸说道。

“司徒,颜面这东西是自己丢的,想要找回来那也只能靠自己努力。汉室落到今日的地步,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也不应该让一个人来承担。董卓该死,他是罪魁祸首,死有余辜,可也不能牵连过广。皇甫将军带兵攻下郿邬灭了董氏满门,我觉得已经够了。想当初董卓当权时,不说别人,单是司徒你,不也曾经对董卓弯过腰嘛。”

“老臣是虚以委蛇。”王允争辩道。

“是,我知道司徒你是为了诛董大计才不惜个人名声的去讨好董卓。可司徒你怎么就认定别人就都是趋炎附势之辈呢别人不说,就拿司徒你的至交好友蔡中郎来说,他是那种为了功名利禄就轻易折腰的人吗”

“呃”王允忽然发现,自己被刘协给绕进去了。

“司徒,如今的局势并未稳定,西凉军就如同悬在头上的一把利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到你我的头上,此时实在不是搞清算弄得人心惶惶的时候。咱们眼下需要自保,需要忠于自己的力量,不管是西凉军还是吕布的并州军,都不是值得托付自己身家性命的对象。”

“那不知圣上打算如何处置西凉军”王允沉默了片刻,开口问道。

听到王允这一问,刘协心里一松,知道眼前这个倔老头被自己说动了,默认了自己对蔡邕的处置。

“西凉军势大,处置必须谨慎。不知司徒对此有何看法”刘协没有马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反问王允。

“分化瓦解”

“怎么分化怎么瓦解司徒,就如我们不信任西凉军,那李傕郭汜也未见得就真的信任我们。这时候去分化瓦解,只会逼得他们团结一致,狗急跳墙。”

“那圣上准备如何行事”一旁的蔡邕开口问道。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刘协摆出一副智珠在握的高人模样,只是他的年纪,让王允跟蔡邕见了不免又好气又好笑。

李傕最近日子过得不错,原本还担心朝廷会对其进行清算,但没想到先是封官后是授爵,比起董卓在时,自己也算是又进一步。不过这几日李傕有些闲得难受,往常这时候他早已带着亲兵出营去寻乐子了,可如今董卓已经不在,而朝廷也明令禁止西凉军再出去扰民。以前还能用缺少粮饷作为借口,虽然董卓在时从来没有短过李傕的吃喝,可就算那时候出去了,董卓也不会管。

但现在不行了,自家的钱粮用度都需要依靠朝廷划拨,要是敢不听话,有吕布的并州军在,尤其是张济、樊稠这两人明显不如郭汜跟自己关系铁,到时真断了自己的补给,光靠劫掠百姓那是远远不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