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其他小说>皇清秘史> 第 4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 部分阅读(1 / 2)

贩芍鹱摺r蝗眨诹肿永镒纷乓煌纺嘎梗悄嘎瓜蚯懊婵癖迹饭父錾酵罚悄嘎挂膊患恕l房词保闹芤淮礁裕莩ぽ悍桑硎且恢址缇啊u吹贸錾瘢鎏靡黄硖闵绯劾壮付础s腥氖雠桑鞲髌锫恚绦渎ィ彻福路鹨彩浅隼创蛄缘摹d谥杏幸晃慌桑缣跎矶昔聊妊さ檬挚n巍:黾桓瞿吧凶樱慊赝粪磬矶运氖膛档溃骸澳阄仕鞘裁慈耍抢锢吹模趺凑庋还婢兀辰趁堑奈c br >

皇太极便说出自己的姓名家世,和出来打猎,一阵子乱跑,不觉跑到这个地方来。这女郎,平日已经闻人说过建州那四贝勒如何英雄,如今看他果然是一表人才,说话流利,从来佳人爱才子,当下便不觉心头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意,便开口说道:“既是建州四贝勒,俺们都是邻部,这地方离贵部已有二百里路,想来贝勒一时也不得回去,俺棚帐便在前面,请贝勒过去坐着,喝一口水,再谈罢。”

说着自己在前面领路。这时皇太极已被她这呖呖莺声迷住了,也不由得上马跟去。后面跟着一群女孩子,说说笑笑。转过树林,便露出一座大棚帐来。皇太极跟着走进帐去,分宾主坐下,待女送上酥酪饽饽来。他肚子里正饥饿了,便也不客气,一边吃着,一边问女郎的家世。那女郎笑着说道:“这地方是科尔沁部边界,俺父亲便是部主博尔济吉特塞桑贝勒。”

皇太极听说他是塞桑贝勒的女儿,忙上前去请了一个安。说道:“原来是一位格格,冒犯冒犯。”

他说话时,偷眼看她肌肤,白净细腻。心想这玉人儿,果然名不虚传。原来满洲一带地方,人人都知道塞桑贝勒两位格格,是两个人物,因她皮肤洁白如玉那大格格便名大玉儿,二格格便名小玉儿。这时皇太极故意弄些狡狯,便问格格的芳名是什么那大玉儿便把脖子一低,拿手帕掩着朱唇,微微一笑,不肯答他。谁知旁边站着的侍女,却接着答道:“俺格格名叫大玉儿。”

这大玉儿顿时把脸儿放下来,慌得那班待女,倒退不迭。大玉儿把手一挥,说道:“快出去,莫在此地多嘴,不奉呼唤,便不许进帐。”

那班侍女,一齐退出,这帐里只留下大玉和皇太极二人。正是:侍女不许多饶舌宾主相看各有情欲知大玉儿和皇太极情形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母仪天下册立娘娘 闲步园中爱怜叔叔

却说大玉儿和皇太极二人,在棚帐里唧唧哝哝,直到天晚,也不唤掌灯,也不传晚饭侍女们又不敢进帐去问,只在帐外伺候着。只听得里面笑一阵,说一阵,直到天明,才唤侍女预备酒饭。大玉儿和皇太极,并肩儿坐着吃,吃毕,皇太极告辞回家。大玉儿没奈何只得打发人到自己部落里去,调一队兵士来,护送他回去。侍女们留心看时,只见她格格两个眼皮哭得红肿,骑在马上,一直送到边界,还依依不舍。皇太极再三劝慰,两人并着马头,说了许多话,才肯分手。从此皇太极念念不忘这位心上人儿,再三央着母亲,打发人去说亲。他母亲被他纠缠不过,把这件事与丈夫说好了,便打发大臣,带了许多聘礼,到科尔沁说亲去。谁知天不做美,这大玉儿已由她父亲塞桑贝勒,配给叶赫国贝勒金台石的世子德尔格勒了。这说媒的大臣,也没精打采,把拿去的礼物,原封带了回来。皇太极闷闷不乐,眼看这样一个美人,被叶赫的表亲抢了去,恨不得和他厮闹一场。后来因为叶赫暗助明朝,激怒了英明皇帝,出兵###叶赫,皇太极第一个告奋勇,领着先锋队,去打东城,那东城正是金台石父子两人住着,皇太极心中记挂着大玉儿,便督率兵士,不分昼夜的攻打,这座东城,居然被他打开,捉住金台石父子,解回大营。打听得大玉儿还在宫里,他便把人马交给他的哥哥代善贝勒,自己带了一二百名亲兵,飞也似地赶进宫里去,见了大玉儿,抢上前请了一个安,问一声表嫂好,偷看她的粉面儿,又比前丰满许多了。一时想起棚帐里一夜的情爱,忍不住挨近身去,要拉她的手。回心一想,给兵士们看见不好意思。便回过头来,批发马鞭子一挥,说一声退去,这才挨身上去,向大玉儿兜头一揖,说道:“俺来迟一步,惊动了嫂嫂,请嫂嫂恕罪,俺在这里陪礼了。”

大玉儿娇羞满面,低头敛袖,说道:“贵部兵士到来,不由俺不害怕,幸得贝勒到来,免受惊恐但是俺如今变了亡国的宫嫔,便受些惊吓,也是分内,又怎么敢怨恨贝勒呢。”

她说着,眼圈儿一红,向皇太极脸上看了一眼,露出无限怨恨来。皇太极恨不得痛痛快快抚慰她一番,又碍着宫女的眼,不敢放肆,便挨近她身,低低地说道:“我站了半天,腿也酸了,可否求嫂嫂带我进内略坐一坐,我还有紧要的话奉告。”

大玉儿却坦然说道:“彼此原是至亲,坐坐何妨。”

说着自己扶着宫女,在前面领路,皇太极在后面跟着她,曲曲折折走过许多院子,到了一所锦绣的所在,皇太极知是大玉儿的卧房,却站住脚,不好意思进去。大玉儿回过头来,嫣然一笑,说道:“这地方可还坐得吗。”

皇太极接着说道:“坐得坐得。”

忙走进房坐下。大玉儿打发宫女出去。皇太极看盾左右没人,便站来拉住她的手,说道:“嫂嫂想得我好苦呀”

大玉儿一摔手,转过背去,拿一方大红手帕,抹着眼泪,抽抽咽咽的,说道:“好一个薄幸郎。”

只说得一句,便悲悲切切地痛哭起来。皇太极这时打叠起千百温存,把从前一番经过,和自己的苦心,委委婉婉地说了,又添上无数的劝慰话,自己又再三赔过罪;好不容易,把这位美人的眼泪止住了,两人唧唧浓浓,谈了一会,忽然里面传出话来,给福晋备马。只见皇太极和大玉儿两人,手拉手儿,走出宫来。大玉儿又招呼她贴身服侍的四个宫女,一齐上马。皇太极带领着,到自己营里去藏起来。从此大玉儿做了皇太极的妃子。宫中都称她吉特妃子。皇太极又看在吉特氏面上,求着父亲,饶了德尔勒格的性命。这都是过去的事实,如今趁自己即位的时候,便把他心爱的吉特氏,册立了皇后,称为孝庄文皇后。他的元配,只封为关睢宫宸妃文后住的宫,称为永福宫。太宗天天在永福宫住宿。别的妃嫔,休想得到一夜的临幸。这时亲王多尔衮,年纪只有十五岁,多铎年纪只有十三岁,因为文皇后欢喜,他弟兄两人,常常留在宫中作伴。太宗也因他母亲死得惨,良心发现,也格外好意看待他。文皇后的妹妹小玉儿,人品随和容易亲热。一日,正是长夏无事,文皇后午睡醒来,不见了小玉儿和多尔衮两人。知道他们又往园子里玩耍去了。便也带着几个宫女,向园里走来。走到一带高槐下面,树荫罩地,远远的只见小玉儿坐在树根下一方湖石上,不知什么恼动了又见多尔衮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向她拜着。小玉儿只是转过脸去不理他。文皇后看了,不觉好笑起来。吩咐宫女过去把两人唤来。多尔衮走到皇后跟前。皇后伸手过去,把他揽在怀里,多尔衮跪在地,仰着脸。皇后两手按在他肩上,低着脖子,看他真是长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忍不住低下头去,在他唇上亲了一个嘴。说:“好叔叔。你爱上了好吗我便拿她给你,她吗。”

多尔衮倒也机灵,忙磕头谢恩。这时小玉儿站在一边心里虽也爱多尔衮脸上一阵躁,便一转身飞也似地逃去了。到了晚上,皇后把这个意思对皇帝说了,皇帝也十分赞成。立刻传了内务大臣来,吩咐在衍庆宫后面赶造一座高大的王邸,给多尔衮居住。到了第二年,多尔衮和小玉儿结了婚。他小夫妻两口,也过得非常恩爱。可是这一来,却撇得文皇后十分冷静。虽说有太宗皇帝天天陪伴着,但是俗语说:日久生厌。任你是第一等的恩爱夫妻,倘然是朝夕不离,行监坐守,慢慢地便觉得厌倦起来。何况赫赫一位皇帝,有的是三宫六院,漫立远视而望幸的,随处都有。太宗到了厌倦的时候,岂有个不想异味的吗因此太宗空闲下来,也渐渐到别的宫院里去走。于是这位皇后更加寂寞。皇后到无聊时候,便带一班宫女,臂鹰跨马依旧到外面打猎,太宗也不去拦阻她。谁知皇后今天打猎,明天找猎,却打出个意外奇缘来了。这一天,皇后在花冈子打猎,正追着一头野猪。那头猪忽然恼怒起来,大叫一声,掉转身直向皇后扑来。张着血盆似的大口,露着钢刀似的齿牙,把个皇后吓得魂不附体,娇声叫起来。在这个当儿,忽听得飕飕两声,左右林中,飞出两支箭来,不偏不斜,插入那头野猪的两只耳朵里。那野猎立刻倒在地下死了。皇后略定了神,便吩咐到林子里搜人去谁知也不用搜,那林子里钻出两个大汉来。一齐跪倒皇后马前磕头。一个说道:“奴才名叫王皋,他叫邓侉子,都是山东人氏,祖上在关外做买卖,折了本钱,流落在辽阳地方,不得回家。幸而习得一手弓箭,便以打猎为生。常常在抚顺捉几头野兽度日。这几天因为那地方野兽稀少,所以赶到这沈阳地方来,寻些野兽。只因人地生疏,不知道这里是禁地,误犯了娘娘的圣驾,求娘娘饶恕了奴才一条狗命罢。”

皇后听他说话伶俐,状貌魁梧,心里不觉一动,又想起方才那种急迫情形,亏得他两人救护,便有几分感激他。暗想在宫里终日和宫女缠得怪腻,不如把他两人带进宫去,空闲下来,也好找他说些中原故事,解解闷儿主意已定,叫两个贴心的宫女,悄悄地对他们说了。等了一回,这两个汉子,已经打扮成宫女模样,趁着皇后回宫的时候,,混入宫去。从此这两个猎户,一交跌在青云里,轮流伺候皇后。有时搬出许多乡间的故事来说说。皇后生长宫闱,这些事体,直是闻所未闻,越发觉得这两人可爱。因此便安安静静地住在宫里,也不出去打猎了。这位太宗皇帝,究竟是个英雄性格,即位数年,和皇后妃嫔斯守得腻烦起来,又想到国家大事,在天聪帝五年十一月的时候,打听得内蒙古林丹汗,私受明朝贿赂白银四万两陈兵在西刺木上伦上源地方,窥探边境。太宗十分愤怒。说道:“我国和林丹汗结盟在先共拒明国,他忽然贪利忘义,罪由自取,誓必讨之。”

一面把国事付托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一面点齐人马,亲自统率,直攻察哈尔。太宗多年不打仗,如今带兵出来,却十分有兴。到第二年,又召集许多蒙古旧附的部主,到西刺木伦河上,过兴安岭,到达里泊,打败了林丹jūn_duì 。那林丹汗带了他的人民,逃过归化城,渡黄河口,到大草滩地方,忽然害病死了太宗收兵回去,路过明朝边境。他便越过万里长城,到大同宣化府一带,耀武扬威地走着明朝人也奈何他不得。到天聪九年,边上探马报说,林丹汗的儿子额哲,逃往托里国地方,另立一个部落。小玉儿便劝多尔衮领兵出去,收服额哲,借此立些功劳。多尔衮即奏明太宗,出兵到托里国收服了林丹的部众,又得了林丹的传国玺回来。从此内蒙古各部落,完全归并入满洲。太宗见多尔衮有功,常常传他夫妻两人进宫,姊妹兄弟四人,一块儿吃酒说笑。那皇后从小看到多尔衮长大,自然格外亲热些。皇后长得一个西子似的美人,任何铁石人,见了也要动心。恰巧皇后亲手递一个果子去给多尔衮。多尔衮忙上前接着,不觉在皇后的手腕上一擦,觉得滑腻如酥,心中一动。暗想小玉儿的肌肤虽然白净滑腻,但和她姊姊比较,仍逊一着,若讲究到身上更不知怎么个有趣。今生若得和皇后真个销魂,便死也甘心的。他只怔怔地想,皇后问他说话,也不听得了。皇后看他这痴呆样子,知道他心中不转好念头,陡然想起那年树下亲嘴的情形,不觉一阵躁热,红上脸来。正是:爱苗种下根难拔情绪抽来念倍痴欲知多尔衮和皇后的情形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六回 下朝鲜孱王蒙巨创 入龙井降将出奇兵

却说文皇后席间看见多尔衮的痴呆样子,自己思前想后,心中一动,便种下爱根,闹出许多风流佳话来。这都是后话。太宗自收服蒙古,便欲移兵朝鲜,命二贝勒阿敏为征韩大元帅。阿敏辞朝的时候,太宗道:“朝鲜得罪我国,出师声讨,名正言顺。只是明朝总兵毛文龙驻扎东江,遥相呼应,不可不虑。”

阿敏便拟两路出师,太宗道:“这且不必。”

当下密授机宜,阿敏领命去了,这时明巡抚袁崇焕,忽接到了两角加紧文书。一角是平辽总兵毛文龙,报说满洲入犯东江。一角是朝鲜王李孱,因满军入境,向明乞援。袁崇焕阅毕,立遣赵率教等领了精兵,出驻三岔河,复发水师往救东江,方调遣间,部将杜明忠入帐,呈上满洲来书,大旨是兵修好,内容约分三条:第一条是划定国界,山海关以内属明,辽河以东属满洲;第二条是修正国书,满洲国主让明帝一格,明诸臣亦当让满洲主一格;第三条是输纳岁币,满洲以东珠银貂为赠,明以金币银币锻为报。崇焕阅毕,说道:“他犯我东江,又出兵朝鲜,如此蛮横,还说什么息争修好。”

置之不答。但饬水陆各军,赶紧出发,无奈朝鲜路远,一时不及驰援,其实满军此来,并非欲夺东江,不过是声东击西的计策。毛文龙只知固守东江,严防海口。不料满军已纷纷渡过鸭绿江,直攻朝鲜的义洲。及袁文涣援兵,陆续出发,太宗恐他窥破虚实,又亲自出巡到辽河左岸,安下营寨。也是虚张声势,牵制宁远的援兵。那时满军既下义州,府尹李莞被杀,判官崔明亮自尽。乘胜攻破定州,占据汉山城。朝鲜国王李孱一向靠着明朝的威势,偷安半岛,这次满军长驱直入,迫近国都,明朝的援兵,又被东江方面的牵制,不能大举来援。弄得惊惶失措。有一位大臣,请国王速奔江华岛,修书遣使求和。李孱没法,也只好如此。暂顾目前,便遣族弟李觉,携带国书,前赴满营乞和;并献上马百匹,虎豹皮百张,棉细苎布四百疋;布万五千疋,阿敏一面令军士点收礼物,一面传李觉进营,训斥一顿,当下订了盟约,便传令奏凯班师。太宗山城犒军,和阿敏行抱见礼。赐御衣一袭,随征将领各有封赏。太宗既征服朝鲜,遂一意攻明。命贝勒杜度阿巴泰居守,自己带领八旗,由贝勒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托萨哈廉豪格等作为前队。攻城诸将,携着云梯盾牌,并骆驼负着辎重作为后队。前呼后拥,渡过辽河,向大小凌河进发。这里袁崇焕见满洲又来犯边,令赵率教前去应敌。兵到锦州,接到大凌河陷落消息,急命军士开濠掘堑,多运矢石上城。一面遣人向宁远告急,一面暗嘱巡视锦州的太监纪用,投书满营,婉陈衷曲,约定出城议和。到明纪用不出,次日满营遣书诘责,赵率教令纪用优待来人,设词延约。接连三日,太宗未免动疑。夜睡时辗转不寐,忽心中猛悟,披衣起坐说道:“这回中了他缓兵的计了。”

即传令连夜攻城。一声栗,三军齐动,直各向州城扑来。赵率教也曾防备到这一着,是夜听得远远的角声,知是满军出发,忙上城指挥守兵,四面防守。转眼间满军已到,城上矢石齐下,满军受伤颇多,改向西城聚集。并力猛攻,城上守兵,亦分队来援。满兵却少,直到天色黎明,两边军士,都有倦容。蓦见满军后面队伍自乱,隐约露出明军旗帜,赵率教见援军已到,一声号炮,开城出攻。满军前后受敌,只得突围退走。明军趁势会合,追杀五里许,方才鸣金收兵。这一阵,杀得满军七零八落,幸亏太宗素有约束,不致全军溃散。太宗见明军收兵。扎住了营,遣人至沈阳,飞调大军。不多日沈阳兵到,太宗令新军作前锋,乘夜间寂静时候偷越锦州,去袭宁远。一路衔枚疾进,直达宁远城北岗。太宗上风了望,见城上旌旗不整刁斗无声,便命军士倚冈下寨,众贝勒请速攻城。太宗道:“这是袁蛮子驻守的城池,难道没有防备么此中必有诡计。”

说犹未了,忽西北来了一彪人马,打着袁字旗号,疾驱而至。太宗命军士迎敌,不一时,明军望后退走。太宗乘势追赶,将到城下,忽斜刺里来了一员大将。手执令旗,指挥杀敌。这人非他,就是威名赫的辽东巡抚袁崇焕。他自锦州开仗,便提防满军分袭宁远。是日得密探报告,便令城内偃旗息鼓,引诱他来攻城,自己却分兵两路,埋伏左右,预备夹击。偏偏太宗倚冈立寨,逗兵不进。袁崇焕见此计不行,就暗令左翼上前挑战,自己依然伏在城右。此次太宗却上他的当,追赶前来。他从右杀出,横截满军。左翼的兵,又转身夺门。太宗忙分兵抵御,无奈明军越战越勇,看看有些支持不住,猛见袁崇焕带领诸将,冲入中坚,急命阿济格萨哈廉等,上前抵敌。阿萨二人,正要上前,不防一矢飞来,中正阿济格右肩,险些坠下马来。幸亏萨哈廉猛力救护。阿济格方逃入军中。太宗见阿济格受伤别令部将瓦克达,率精兵接应萨哈廉。一面令军士向后渐退,袁崇焕被萨瓦二人牵制,不及追赶。太宗退军数里,检点人马,已丧失不少。待一会儿,萨瓦二人,身负重创,带着残兵,踉跄奔远。太宗咬牙切齿道:“这个袁蛮子,真正厉害。怪不得先皇在日,也吃了一场大亏,此人不除,那里能夺得明朝的江山。”

当下命济尔朗断后,把败兵徐退锦州。袁崇焕见满军退去,料想满兵定有准备,也收兵不追。太宗过了锦州,仍令后队猛攻一番,自己却排齐队伍,一队一队地退归沈阳。袁崇焕遣使回奏捷,满望降旨叙功。不料朝旨下来,反斥他不救锦州之罪。崇焕大愤即上表乞休。明廷准奏。命王之臣接管他的职务,这消息传到满洲,太宗额手称庆,意图再举,只因兵士新败,不得不稍稍休养,打算等到明年出兵。到了冬季,明熹宗崩,崇祯嗣位,起用袁崇焕,督帅苏辽。太宗顿足道:“朕正要发兵,如何这袁蛮子又来了。”

这回袁崇焕复出,便具奏明廷,令他便宜,略谓五年以内,户部发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调兵遣将;须中外事事相应,方能济事。但恐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的人,即使不免掣臣肘,亦能暗乱臣谋云云。崇祯帝为之动容。授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命他即日启行。崇焕到了关上,复缮摺奏称恢复之计:应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愿皇上任而勿贰,信而勿疑。毋偏听左右,毋堕敌反间。奏上,优招褒嘉。从此关内外紧要地方,修城增堡,置戌屯田。不到一年工夫,已有成效。满太宗亦不敢轻举妄动。一日临朝议政时候,武英郡王阿济格出班奏道:“今有明将总提兵大元帅孔有德,总督粮饷总兵官耿仲明,带领兵士一万三千八百七十四名,前来投降我朝。如今他兵士驻扎在安东,现有降书在此,请陛下意旨。”

说着,把那降书呈上,打开一看,上面大略说道:“本师奉调西援,钱粮缺乏,沿途闭门罢市,日不得食,夜不得宿,忍气吞声。行至吴桥,又因恶官把持,以致众兵奋激起义,遂破新城,破登州,随收服各州县。继因援兵四集,围困半载。我兵粮少,只得弃登州而驾舟师。漂至广鹿岛。本师即乘机收服广鹿长山石城等岛,久仰明汗网罗海内英豪,有尧舜汤武之胸襟,是愿率众投诚,特差副将刘承祖曹总中为先容,汗速乘此机会,成其大事,即天赐汗之福,亦本师之幸也。”

太宗看了,立刻传见刘曹二人,当面褒奖了几句。打发二贝勒三贝勒贝子博洛内大臣图尔格,带了大队人马,到安东迎接去。那明朝和朝鲜,听说有德耿仲明两人在安东上岸,便也调动兵队,前去拦击。只因满洲兵十分利害,孔耿二将的兵,也出死力抵抗,便得安全上岸。太宗传谕赐他田地房屋,在辽阳地方,孔耿二人,心中万分感激,亲自上朝见太宗。太宗优礼接待。谈了许久,渐渐谈到进图中原的话。太宗汉了一口气,说道:“如今关内外有袁崇焕把守,不易进取,汝等可有什么良策”

耿仲明先开口道:“关内外不易得手,何不绕道西北,从龙井关攻入。”

太宗道:“龙井关在何处”

孔有德接口道:“龙井关在明都东北的长城口。此去须经过蒙古方可沿城入关。一入此关,可向洪山大安二口,分路进捣,直入遵化。遵化一下,明京便动摇了。”

太宗大喜,便立刻整军出发,行抵龙井关,关上只有三四名老弱残兵,毫无抵抗力量太宗分兵两路,以四旗为一军,命济哈朗岳托带领一军攻大安口。自己新率一军攻洪山口。这时明朝只知专力防守山海关,把大安洪山这两口,视为没什么要紧的区域,绝无设备。满兵一到,便如入无人之境,休息一夜,乘势杀奔遵化州。明廷闻警,檄山海关调兵入援。袁崇焕奉旨,立遣赵率教满桂等,率兵赴援。自己带着祖大寿何可纲两总兵,随后启程。所过各城,都留兵驻守。及到明亦,各道援师,陆续云集,袁崇焕入见崇祯帝,帝大加慰劳。命他统率各道援师,立营沙河门外,与满军对垒。满洲太宗闻袁崇焕又至,不觉惊叹失声。贝勒豪格额附恩格德尔两人在旁,见太宗不乐,便厉声大胆说道:“袁蛮子没有三头六臂,何故怕他。如今他率兵初到,未免劳顿,趁今夜劫他营寨。何愁不胜。”

正是:旌麾所向全无敌猛将先声早夺人欲知豪格等如何劫营,且听下回分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七回 袁崇焕蒙兔下囹圄 洪承畴拜命援锦州

却说豪格提议乘夜攻营,太宗道:“汝言虽有理,但袁蛮子饶有智略,料他必有防备此去务须格外小心,处处防他埋伏。左右分军,互相策应,方是万全之策。”

豪格等领命出兵。这时,满营在北,袁营在南,由北趋南,须经过两道隘口。恩格德尔自恃勇力。一到右隘,便从隘口进去。豪格一想,彼此右入,我应从左进,但若两边都有设伏,那时左右俱困,岂不是两路失败么。不若随入右隘,接应前军为是。便命军士随入右隘。起初还望见恩格德尔的后队,转了几个湾头,前军都不见了。正惊疑间,听得一声号炮,木石齐下,把去路截断。豪格知道前面遇伏,忙令军士搬开木石,整队急进。幸喜山下没有伏兵下来,尚能疾行无阻,行未数里,见前面聚着无数明兵,把恩格德尔围住。豪格催动前骑,拚命杀入,明军渐渐退却,方才把因格德尔救出令他前行,自己断后,引兵回营。明军见他有援应,也不穷追。恩格德尔见了太宗,跪下说道:“袁蛮真是利害。奴才中了他的计。若非豪格贝功前来相救,定然陷入阵中,不能生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