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现代军阀> 第二十八章 中东战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中东战争(1 / 2)

1970年之前的台湾的经济基本上被外国资本掌握在手中,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本地政府的支持下开设大量的加工工厂,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国和日本两国。

他们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都不断的加强在台湾的经济殖民。但是这种情况随着林峰的到来被迫中断,双方并不和谐的关系逐步影响到经济领域,导致大陆逐步取代日美成为台湾的最大贸易伙伴。特别是随着台湾经济的好转,台湾本土势力逐渐崛起,日美等国际资本正被赶出台湾市场,他们从之前的占据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份额到现在只剩下不到百分之十的份额。

现在台湾正逐步形成以鹿港辜家、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雾峰林家、高雄陈家、台塑王家、远东徐家、国泰与富邦蔡家、新光与台新吴家等九大民族资本财阀为核心的本土势力,他们之间关系复杂,首先他们都是林峰的合作者同时彼此之间通过家族联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他们还是行业竞争者,也会为了各自利益争得头破血流。

不过,现在他们被林峰用不同的利益更加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今后他们将是中国自己的大资本,专门对付国外资本。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主要对以色列作战的就是埃及和叙利亚,除了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以外,其他阿拉伯国家也牵扯上这场战争,提供各种军火和筹措资金,这些支援的总数仍然无法确定。

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提供了金融上的支援并也派出了象征性的少量部队参战。摩洛哥派出了1个旅的部队前往前线支援,巴勒斯坦人也派出部队支援。巴基斯坦则派了16名飞行员助战。

从1971年到1973年,利比亚的卡达菲派了些幻影3型战斗机前往埃及并且提供了约10亿元的援助。

阿尔及利亚派遣了1个中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1个坦克旅、几十辆坦克支援埃及。

突尼西亚派遣超过1,000名士兵前往埃及,苏丹也派遣了3,50名士兵。乌干达的电台宣称伊迪?阿明也派遣了乌干达士兵前往作战。

以色列虽然是自己独立作战,然而这样却使得它的效率比阿拉伯国家更高。美国给以色列的军援也是苏联给阿拉伯家绝对不可比较的,因为苏联只给阿拉伯国家成品武器,美国给以色列的可不光是武器,还有及其重要的军事技术。

战争开始的初期埃及在西奈半岛上取得了巨大胜利后,战术上就发生的极其重大的错误:他们没有乘胜追击,给了以色列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

以色列接受了大量的美国军援,并集中兵力遏制住叙利亚的进攻,同时使用美国提供的卫星应用于战争,他们观察到了埃及的第二和第三集团军之间存在一个缺口,很快,以色列jūn_duì 利用这个缝隙打入了苏伊士运河,导致了埃及jūn_duì (第三兵团)被围,战局被逆转。不过随后不久,双方就在苏联和美国的干涉下签署了停火协议。

为了报复美国支援以色列,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里的阿拉伯国家,由沙特阿拉伯领导,在10月17日决定每个月减低石油产量5%,并威胁彻底禁运。然而尼克森还是在10月18日向美国国会请求提供了以色列超过15亿美元的军火。到10月20日,沙特阿拉伯宣布对美国实行石油禁运,其他阿拉伯产油国紧接着加入,并且扩大到对荷兰以及其他一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禁运,造成了1973年石油危机。

林峰才不管他们对谁石油禁运,最好是全球禁运,那样林峰的钓*岛油田更能大赚一笔。很快,林峰就派出代表前往那些支持以色列的欧美国家,据估计这次石油危机,将在1973年下半年为台湾带来约40亿美元的收入,这些钱将为明年台湾经济计划的最后一年增添一把助力。

这次石油危机也给很多人带来警示,使很多国家明白石油资源和水资源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在现代文明社会,如果没有了能源,一切现代物质文明也将随之消失。

冷战结束以来,全球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双重压力。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为世界性问题,能源安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由于林峰本身掌握许多成熟的新能源技术,比如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因此对于石油煤炭等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传统能源要求并不迫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