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部分阅读(1 / 2)

“在没有比你淘气的了……”孟姨娘悠悠叹道“还说我哭?我那时候才几岁?七八岁大的小丫头,被你画了一脸乌龟,洗也洗不掉,可不是要哭?还以为你是哪里来的淘小子,谁知道人家嘴里最是稳重的大少爷背地里这么淘气!”

两人念念叨叨,倒是想起不少童年趣事。这孟姨娘本就是林如海的丫头,性格很是果决,当日不愿意留在林府做一辈子奴才,便赎身嫁到外面做了正头娘子,谁知道造化弄人,没过了几年安生日子,便落得孤零零一人,受尽了磋磨,后被贾敏接回府里,因对亡夫家的亲戚冷了心,索性挂了个姨娘虚名留在林如海身边,对外只说林夫人念旧,觉得她服侍了林如海一场,如今孤苦一人没得人照看,索性说与他做了姨娘,因孟姨娘当年离开林府便赎了身,所以虽嫁过,却是良家子,反倒是林府唯一的正经良妾。孟姨娘本身就与那些奴籍的侍妾不同,林如海又与她有三十几年的情分,虽从不曾有肌肤之亲,却彼此把对方当做亲人,如今林如海四十有二,孟姨娘比他还大两岁,两个半老之人,即使一个没了夫,一个丧了妻,两两相对时,却依然是一派风光霁月,只把对方当做依靠而已。

在外面又消磨了一会儿,孟姨娘掺了林如海走回内书房,一路还不停唠叨“你看你才走了几步,就累的直喘气,身子骨还不如我壮实!要我说,你每天大清早的读什么书?还嫌肚子里墨水少么?倒不如出来走动走动,身子骨健壮点比什么都强!”哭闹了一阵子,到隐隐的把这些年横亘在两人间的一些避讳疏远给哭没了。

要说有什么

好避讳的?其实外人看孟姨娘本就当她是林如海的妾,躲远了也变不了。过去避讳些是不好让贾敏多想罢了,毕竟说的是挂名,走的太近了也不好看。可如今避讳什么?唯一知道两人之间坦荡的也唯有他们彼此两人了!又扭捏什么!

这世界上的事情,总是要么没事就好一阵子没事,要是有事,那绝对是接二连三。林如海一早上接到女儿的信,心情不好又跟孟姨娘折腾一场,回书房还没把椅子坐热呢 ,便看到自己的小书童慧明一头撞了进来。

“老爷老爷,外面一个和尚要见您?”

林如海一听和尚就心烦,便斥道“和尚来了,布施了便是,取了素食送去一份,再支上几百个钱与他!这么点小事也要过来扰我”

慧明也才不过十一二岁,虽跟林如海认得字读过书,但却是个实在的,他老老实实的说“那和尚说自己不是和尚,他也不要布施,他就是要见老爷!他说说说……”

“说了什么?你这一着急就结巴的毛病跟你父亲真是一模一样!”一见慧明磕巴,林如海反倒笑了,他唯一的儿子不在了,所以一看到小子就喜欢,所以对自己的小书童虽然偶尔也呵斥,但是大部分时间确实极其宽厚的。

“那和尚,不,那个说自己不是和尚的和尚说,老爷一定得见他,他能救大小姐一命!”

“打出去!”一听这话林如海就暴躁,搁谁身上都要暴躁,自己的女儿疼的跟什么似的,结果,当初还抱在怀里就跑来个和尚要化她走,不给他化走就说了一堆混账话,这会子又跑来个和尚说要救自己闺女的命,真是闹心死!

“打打打不得!”慧明也纠结了,他是隐隐绰绰知道当年的一点事情的,也明白自家老爷最烦这些和尚道士,可是这次的事情不是随便打跑了就成的 “他一这么说,门房老吴就要撵他出去,他塞给了老吴一本书,让交给老爷,说老爷看了就明白了,请老爷一定看看书再决定是不是要把他赶出去!”说罢递上一本书,规规矩矩站到一边去了。

林如海心里腻烦,可还是接过了书,书一入手便是一愣。非是别的缘故,而是这书的材质确实林如海不曾见过的。彼时虽然纸张种类很多,但有名的纸又有几种是林如海的探花郎未曾见过的?可手上这个书的纸张确实太过奇怪,书封厚而韧,上面的字画像是印上的,却没一点凹凸,表面光洁如玉,摸上去竟也是如看上去一般光洁,甚至有些滑手。只见书封上一仕女立于缤纷落花之中…

…面目不甚分明,画画的恐怕也不是什么大家,只是印的甚是精妙,竟如新作的画一般清楚。可不知怎的,明明只是一张画的不怎么样的仕女图,林如海一见这图,便觉得心跳如鼓,只觉得口干眼涩,恍惚中只觉得那面目不甚清楚的仕女竟变了夫人贾敏年轻时的模样,又像是长大了的黛玉,耳边嗡嗡作响,手颤个不停却说不出话来。

慧明这下子可吓得不轻,慌的上前扶住林如海,退了几步坐在椅子上,脱口大骂“该死的和尚,拿了什么害人的东西,让我拿了这妖书出去,教人锁了他去官府!”

“住口!”林如海强自镇定下来,挥手让慧明站到一旁,觉得眼前没那么晃了,重又细细看那书封,看那仕女的面目确是不甚清楚,可却莫名的觉得这画的恐怕像极了长大了的女儿。又看见那仕女旁是几个写的甚是规整却无半点风骨可言的大字《红楼梦》,忽想起方才慧明说的那和尚说到女儿的事,再见这三个字中的一个“梦”字,更是分外觉得不详。伸手随便一展,入手只觉得又细又韧,从未见过细密还能这么硬挺的纸张,随手一翻,便翻过了大半本,随便往书上一瞄,只觉得心神激荡,差点直接晕过去,那页是密密的许多字,比平日里的书字要小多了,却有几个字分外分明

“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作者有话要说:注1:关于林如海的官职。原文说“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巡盐御史一职,只有明清两代存在过。明朝有巡盐御史一职,但只是七品的小官,而兰台寺是御史台,兰台寺大夫其实也就是御史大夫,这是真正的高官,一般是二品或者三品。而把这样的高官点去做七品的小官是不大可能的。又有清早期巡盐御史一职,不定品,由一,二品高官兼任,而任期只有一年,这是有效防止在这个油水丰厚的位置上贪污受贿的好办法。所以我觉得林如海的官职用这个解释这就比较合理了,但是也不能硬套清朝,因为清朝是没有兰台寺大夫这个官名的,而原文也没有提到林如海任期一年满了然后就不再兼任了,很明显他没有回京接着做他的兰台寺大夫。所以只能说曹雪芹是综合了自己的时代造出个大杂烩,反正也是架空,非照着某个朝代生搬硬套本就是笑话,这里我改动了下,兰台寺大夫算是三品好了,而巡盐御史一职虽可是兼任的,但也不限一年,反正由高官兼任这一点本身也就对廉洁性有了一定保证了,就按当时的官员考评,三年一考,一期可以任三年,而由于职位特殊性,一般不连任。

☆、第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