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天马行空四部曲> 第十八章 我所见过最失败的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我所见过最失败的人(2 / 2)

罗琳的父亲彼得是劳斯莱斯有限公司的飞行器工程师,母亲有一半法国血统、一半苏格兰血统,两人於1964年在往阿布洛斯的列车上相遇。该列车自国王十字火车站出发。

1965年,彼得与安妮结為夫妻。

罗琳曾就读於村中的圣米迦勒小学,这是一所由前英国下议院议员、废奴主义者威廉威伯福斯及教育改革者汉娜摩尔创立的学校。圣米迦勒小学当时的校长阿尔弗雷丹被认為就是《哈利波特》小说中霍格华兹魔法与巫术学院校长阿不思邓不利多的原型。

罗琳自幼就常写奇幻故事,并唸给妹妹听。她回忆道:「我还记得我曾告诉她一个她掉进兔子窝裡,裡面的兔子家族还拿草莓喂她吃的故事。而我第一个写下来的故事(在我5或6岁的时候),关於兔子、题目也叫兔子。牠得了麻疹,朋友们都来看牠。包括一隻叫作蜂小姐()的巨大蜜蜂。」

罗琳9岁时,全家搬到格洛斯特郡土兹希尔村的教堂小屋,那裡离威尔斯切普斯托很近。在她青春期时,她的阿姨给了她一旧的英国社会抗议作家洁西卡密特福德自传。密特福德於是成為罗琳心目中的英雌,她看了密特福德的每一书。

罗琳接受《纽约客》访谈时提到她的青春期:「我特别不开心。那是我人生中最糟的阶段。」

她的家庭生活很糟糕,罗琳跟父亲处得不好,母亲也病了。当她进入怀登学校唸书时。母亲也在该校科学实验室当技术员。

罗琳说她青春期时的样子「就是妙丽格兰杰的原型。她是我11岁时的夸张版,那是我并不引以為傲的样子。」

罗琳在该校的英语老师史帝夫艾迪回忆罗琳当时并不特别杰出。但属於「一群开朗女孩团体的一员,英成绩也不错」。

她高年级时的好友西恩哈里斯有辆蓝绿色的福特,曾在罗琳笔下出现:「荣恩卫斯理长得一点也不像西恩,但他完全是西恩式的角色。」关於罗琳那时的音乐品味,她说:「我最爱的团体是史密斯乐团,当我到达庞克时期,则是冲击合唱团。」

罗琳成绩优异,当选為女学生主席;她的英语成绩拿到「a」,法语和德语则拿到两个「a」和一个「b」。

1982年,罗琳参加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但未被录取;后於艾希特大学唸法语和古典学,那是个对她带来冲击、「预期会与许多相似但思想激进的人相处」的地方。

当她加入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们,开始结交朋友时,她感到她正在做自己。

艾希特大学法语教授马丁索瑞尔回忆大学时的罗琳:「一个安静又能干的学生,总是穿著丹寧外套、留一头深色头髮,以学术语言来说,她有著能干的外表。」

不过,根据罗琳自己的回忆,她觉得自己大学时「什麼事都没做」,还「画了很深的眼线,总是听史密斯合唱团、看狄更斯与托尔金的书」。

罗琳曾到巴黎当过一年交换学生,并於1986年自艾希特大学毕业;然后搬到伦敦,在国际特赦组织当研究员和双语秘书。

1998年,罗琳写了一篇有关她唸古典学时的短,标题為〈ofthatnyphagaalled〉,并刊载於艾希特大学的《佩格萨斯》期刊上。

结束在国际特赦组织的工作后,罗琳与她当时的男朋友搬往曼彻斯特。

1990年,当她坐在一班从曼彻斯特开往伦敦、误点4个小时的火车上时,一个在巫师学校唸书的年轻男孩故事从脑中迸现。

她告诉《波士顿环球报》:「我真的不知道灵感从哪裡来的,它从哈利开始,其他角色与情节慢慢浮出,最后佔满我的心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