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乱清> 第一三零章 兄弟阋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零章 兄弟阋墙(2 / 2)

关卓凡想,是大国小国还是上国下国,是哥哥弟弟还是老儿,咱们打完了仗再说吧。

接见日本使团之前,关卓凡先听取了徐四霖的汇报。

徐四霖从日本一路陪着使团过来,海路反复,风波出没,人是更黑也更精悍了。

“我和使团启程的时候,德川家茂已经到了大阪,建立了将军行辕,开始筹备征长事宜。德川庆喜则到了京都,出任‘禁里御守卫总督’,负责掌握上方情势。可以说,现在的幕府,已经从江户搬到了畿内了。”

京都及附近地区称为“畿内”,大阪也在这个范围内。江户距长州藩较远,畿内则近得多,而且大阪是海港,从大阪出发,可以水陆并进,直逼长州。

所谓“上方”,指的是天皇之所在,就是京都了。

关卓凡微微一笑:“全力以赴啊。”

徐四霖也笑了笑,说道:“是。不仅如此,在此之前,幕府发布将军敕令,要各藩‘清理内贼’,很是杀了些人。”

这个“内贼”,指的当然是“尊王攘夷”一派。

说来吊诡,剑指幕府,原时空最终陷幕府于灭顶之灾的“尊王攘夷”运动,始作俑者,是德川家自己的人。

日本最早的“尊王攘夷”风潮,兴于幕府“御三家”之一的水户藩,幕后的推手,就是藩主德川齐昭。

这个德川齐昭,就是德川庆喜的老爸。

前说过,十三代将军德川家定的继任人选上,有拥立德川家茂的“南纪派”,和拥立德川庆喜的“一桥派”,最终“南纪派”胜出,德川家茂继位为十四代将军。家茂上台后,“一桥派”颇受打压,包括领袖德川齐昭、德川庆喜父本人。

所以,水户藩玩“尊王攘夷”,根本目的是以此削弱“南纪派”的势力,是出于德川家内部权力斗争的需要,既非对天皇有啥特别感情,也非因为他们特别讨厌洋人。

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支持。这就是日本“尊王攘夷”的最初由来。

上面提到的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就是“南纪派”的干将。《日米修好通商条约》签署后,率先向他发难的,正是德川齐昭为首的“一桥派”。井伊直弼大兴“安政大狱”,主要打击目标,也正是这一班人。

而“樱田门之变”刺杀井伊直弼的,是水户藩的脱藩浪人。

兄弟阋墙而外侮生,水户藩没想到,“尊王攘夷”这把火烧掉的,是整个德川家,自然也包括水户藩自己。

不需要等到伏见、鸟羽之战,现在这把火就要烧向水户藩了。

“尊王攘夷”这个把戏玩到后来,水户藩的“尊攘派”过于投入,已经忘了本藩“尊攘”的初衷是什么了,真心实意地“尊王攘夷”起来。而这个时候,德川庆喜、德川家茂哥俩早已达成和解,德川庆喜已经成了幕府的实际话事人——这种情形下,你们还闹,可不是拆主的台吗?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