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2920章:半卷红旗临易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920章:半卷红旗临易水(2 / 2)

这么一想也就没在意那男子。

倒是这个姓尹的读书人有些麻烦,此人乃是江西的士子,别看他年纪不大,见识却不凡,年纪轻轻就说上了官场,说当今朝廷的三个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被称为“三杨“。很多人认为:“三杨“时期,大明王朝比较稳定。尹直则指出:第一,太祖皇帝在洪武年间制定了法律和税收制度,本朝初期的经济与“三杨“无关。第二,“三杨“的基础,是老乡关系,地方派系。第三,“三杨“不讲斗争,一团和气,致使大太监王振当权。这一番言论在当时颇有些大胆,但仍获得不少读书人的认可,因此此人年纪虽轻,在士林之中名声却十分响亮,加上地处江西与朝中几个大臣关系匪浅。即便是他们这些东厂番子这个节骨眼上也不好把他怎么样,这事儿若是搁在往年自是容不得这书生在这儿胡说八道了。

得到了眼前这男子的保证,尹直的胆子似大了不少,不急不缓的说道:“王公公爱财那是人所能知的事情,他的那些亲信王山、曹吉祥、钱能为了讨好王公公,争着借给皇帝采办的名义,外出到各大镇当镇守太监,在那里滋扰生事,搜刮财物,但皇帝因为碍于王公公的面子,对这些事全都不过问。曹吉祥便于各地太监互相勾结,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被他们拿着圣旨直接封官的,累计有千人,全都称为传奉官,其中有些甚至是从毫无功名的平民百姓一跃而成了太常卿,还有那钱能,此人更是贪得无厌了,他出镇云南时路经贵州,从行人员四处勒索,弄得那些小官吏和老百姓四处躲藏。当时,有的官员因各地镇守太监骚扰地方,要求尽撤各地镇守太监。云南巡按都御史郭阳却讨好钱能,上奏疏给皇上:“太监钱能刚果有为,政务归一,今闻有疾,乞仍留镇守。“引起“士论鄙之“。

尹直的话尚未说完,站在他身后的一个读书人也站了过来,道:“这罪名何止这点,你问问这京城的百姓,那个不能说出一二来,我可听说了,那曹吉祥的手段也甚是了得,永昌生产的料丝灯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曹吉祥用它作为贡品,沿途勒索,禁止其他人烧造。为了榨取老百姓的财富,他耍了不少花招,手段卑劣可笑。如云南有个富翁患皮肤病,钱能把他的儿子找来说:你父亲有传染性皮肤病,年纪又老了,不如把他投到滇池淹死,以免传染军士。这孝子听了非常害怕,只得送了一大笔钱给曹吉祥,才保住他父亲的命。又如有个姓王的百姓,因为卖槟榔发家致富,人们都称他为“榔槟王家“。曹吉祥抓了这个人说:你是平民,怎么敢煽动百姓,僭号“王“。这个人慌得把所有家财交了出来,才算完事。

仗着王公公的权势,他在京城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光是他的宅子里各地方官僚想着巴结王公公送的好东西就不计其数,听说他家的书房里藏有王右军亲笔字,王维雪景,韩题扇,惠崇斗牛,韩干马,黄筌醉锦卷,皆极天下之物。又有小李、大李金碧卷,董范、巨然等卷,不以为异。苏汉臣,周对镜仕女,韩班姬题扇,李景高宗瑞应图,壶道文会黄筌聚禽卷,阎立本锁谏卷,如牛腰书,如顾宠谏松卷,偃松轴,苏、黄、米、蔡各为卷者,不可胜计。挂轴若山水名翰,俱多晋、唐、宋物,元代不暇论矣,皆神品之物,前后题识钤记具在。“

那男子听得眉头皱成了疙瘩,迟疑了一会儿才道:“这些不过是你们的片面之言,王公公未必如此不堪。”

“我也知道公子不相信,试问谁能想到平日里自己最信任的人背着自己干出这等贪赃枉法的事情呢,可事实就是如此,尹某上述所说,京城的许多缙绅都有机会参观过这些珍品。公子不信大可在京城寻几个乡绅问一问便知了。”尹直盯着眼前的男子说道。

那男子显得有些犹豫,一时也不知信了这帮读书人的话还是不信,不得不将目光看向身后的杨峥。

本书来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