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2900章:千磨万击还坚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900章:千磨万击还坚劲(2 / 2)

小皇帝认为言之有理,当即下令宥张辅之罪,而将张家的下人竟有一大半发往广西南丹卫戍边。经此一事,朝廷上下都知道这位喜公公的厉害,碰上了也配上一个笑脸,哪怕是被他老人家言词得罪了也只能忍着不敢出声了。

“告诉你也无妨,你啊八成是得罪了人了,得罪得还不是小人物,咱家看你还是早些离开京城才是正经事。”喜公公慢悠悠的道。

王朗自问这些年得罪的人不少,可仗着王振的权势也没当一回事,实在没想到自己也有今日。但他也是个机灵人,知道这事儿圣旨已下了,自己出了接受之外,最大的可能是求王公公帮帮忙。

“喜公公说的是,卑职这次算是走了霉运了!”王朗大声道:“但卑职不甘心啊,卑职是王公公的人,干这么公然诋毁卑职,这是打王公公的脸,卑职恳求公公念在大伙儿都是同僚的份儿上,给卑职在王公公面前说几句话儿,这份恩情卑职没齿难忘。”

喜公公的一双三角眼飞快的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王朗,幽幽的说道:“都到了这会儿了,咱家也没什么藏着掖着了,也不怕告诉你,让你去戍边这事儿是皇上亲自下的圣旨,咱家就是帮你给老祖宗说两句好话怕也是无事无补,咱们的这位万岁爷平日里是好说话,那是咱们做的事还不足以引起他的愤怒,所以他老人家许多事儿也就不在乎了,可你这事儿就不同了,刚才咱家出来的时候万岁爷还在骂你呢,念在你是老祖宗的人,在告诉你一个秘密,就在刚才万岁爷让人将你的名字刻在了乾清宫的那根蟠龙柱子上,咱家可看得一清二楚了王朗小人永不录用,你说万岁爷都恨你恨到了这份上了,你觉得王公公还会去冒这个风险么。

我若是你啊,早就死了这份心,回家把把该收拾的收拾,早些上路,贬官也没什么不好的,王大人是读书人,文采自是不错,这一出京城,没准儿看上了那块好山好水,没准儿能写上几篇锦绣文章来,那会儿峰回路转也说不定呢?”喜宁一副劝慰的口吻道。

要说这话儿倒也不是全是劝慰的意思,自古文人墨客还真就是这么干的,那些在政务上失了势,反而给了自己才华施展的机会,还真就能做出一番事情来,大诗人屈原官场失意愤而作名垂千古,大文学家韩愈因倡导变革被贬,恰逢谪守岳阳友人腾子京重修了岳阳楼,便邀其写一篇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句可谓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必读的诗句,同时代的文章大家贬官与柳州留下了好文章无数,前朝的苏轼,因为作讽刺新法、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入狱,其官职一贬再贬,一路上就因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和等千古名篇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所以不少官员在官场失意或多或少都存了寄情山水的心思,奈何这天下也只有一个屈原,一个苏东坡,大多数的官员失意后极少有更大的作为,王朗自问有些才情,可要让他离开这繁华的京城那比杀了他还难受,还想说些好话,可一看人家喜公公的神情,便知这事儿非人力可为了,眼看着方才还称兄道弟的官儿,不过一眨眼的功夫,便恨不得不认识他一般,生怕因自己受到半分的牵连,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今日他算是见识了。

当日便收拾了行李,准备第二日一早赶往广西上任,哪知王大人平日里做的坏事实在不少,得罪的人着实不少,那些官儿平日里碍于王公公帮衬多半是敢怒不敢言,此时此刻王公公都做出了弃车保帅之举,那些隐忍了多日的官儿岂肯就此罢休,先是督察院左督御史王平平日里与王朗有宿怨,又诬缙,故即改贬交趾,命督饷化州。跟着百官也纷纷上了奏章,多日不曾路面的锦衣卫更是承上了一桩一桩一件件扉页所思的罪证,把一向仁慈的小皇帝彻底激怒了当即下了圣旨夺了王大人的功名身,直接发配边疆戍边了,可怜的王大人前半辈子夹着尾巴做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的,好不容易攀上了王公公这点权势,才逍遥快活了几年就一朝丢尽,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做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御史来得实在了。

如此好的消息传到了内阁,让一直心神不宁的杨大人彻底松了一口大气,解除了后顾之忧,心情自是跟着好了不少,心情一高兴,内阁办事的效力也跟着提高了不少,多年来毫无作为的杨大人头一次展现了他过人的手段,短短数日便连番动用了铁腕手段,先是褒奖天下朝觐官,建议朝廷请于各官来朝时,敕令吏、礼二部询访有廉能之誉、治行超卓者,由礼部军引至御前,而加以奖赏;吏部具录其姓名,待其考满,荐举擢用。一向对百官来京十分反感的小皇帝竟一口答应。与当月十六日,吏部奏,昨奉命询察各布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等衙门前来朝觐之官员,其治行超卓者,即行褒奖赏赐,堪称盛典。但各司官所治地方,或流民失所,或寇盗窃发,或纵容奸豪诬害良善。凡此事情幸经赦宥,其各司官虽有治行,难为超卓。亦有升降未久者,固能修职奉公,其超卓之绩亦未著,颇难推举。今会同礼部尚书胡氵荧、都察院右都御史王文等官,询察得浙江都博运盐使司运使丁磁、陕西巩昌府知府韩福、江西南昌府知府吴本惠、直隶宁国府知府袁旭、松江府知府赵豫、凤阳府知府杨瓒等治行为优。英宗说:褒赏之典,是为劝奖臣工,命令每人各赐织金衣一袭等物,录其姓名,量才升用。此外,鉴于监生太苦,倡议朝廷优待,针对此事,杨大人亲自写了奏章,大意是太学乃贤关之地,监生实致用之材,必养之至而后方使才有所成。今府州县生员之家,皆免二人差役,供给生员,使之专心学业。至于南北两国子监监生则无例优免,困苦相仍,士气卑弱。乞照生员之家,免二人差役,此亦造就人才之一端。小皇帝从杨大人之言,命礼部依洪武,永乐年间之例优免监生徭役。两件大事做得滴水不露,让天下百官算是彻底见识了一回杨大人铁腕风范。

在杨大人的领头下,内阁其他官员纷纷效仿,于谦针对早前小皇帝诏令凡京城内外所收商税,俱遵守洪武时期之旧额,不得借口钞法妄增。刚担当兵部侍郎的是于谦上奏,以各处税课司局收钞数少,官员旷职,虚费俸禄,请凡岁办课钞不及三万贯者悉罢。于是革罢直省税课司局,令有司代征商税;罢济宁、徐州及南京上新河船料钞,移漷县税关于河西务;船料税当输六十贯者减为二十贯,商民称便。七月初七日,户部尚书王佐以军旅四出,所费浩大,库藏空虚,乃请置彰义门官房,收商税课钞。又复设直省税课司官。令天下税课司局,征税一万五千贯以上者,俱请复设税课司官。于是征榷渐繁,商民不堪。其他工布、礼部也多有建言难得是小皇帝头一次展现明君的气象,对百官所有谏言都一口答应,就连前些日子杨峥陈奏的沙州卫的新建也得到了小皇帝的答复。

仿佛也不知那一阵风吹得不对,不过是转眼的功夫,大明的天下似乎都走上了正轨,这个天下仿佛再一次走向盛世繁华了。

本书来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