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2785章:咸阳古道音尘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785章:咸阳古道音尘绝(2 / 2)

明太祖朱元璋在称帝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贫民造反、军臣反叛,建立了一个伺察追踪、搏击的特务机构。这里的特务遍布朝廷内外,他们只能察听大小衙门诸官吏“不公”、“不法”之事,随时报告皇帝,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权力。洪武十五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加剧,为此,朱元璋在原有的特务机构的基础上扩大并成立了一个更加完整的军事特务机构——锦衣卫,并规定它的最高长官必须由皇帝委派亲近的勋戚或都督一级的官员充任,正因如此锦衣卫成为大明最耀眼的卫所,一直到永乐初年,这股气势一直没变,直到永乐十八年,明朝国都由南京迁到北京。明成祖朱棣在锦衣卫的基础上设立了东厂,与锦衣卫相表里。东厂成为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个衙门之外的特设的“尸诏狱”特务机构,锦衣卫的气势才被压制了下来,但本朝的规矩太监不可干政,东厂势头虽快,但先天不足,终究不如锦衣卫来得有底气,从永乐后期渐渐有被锦衣卫压回去的趋势,这股势头到了正统元年王振兼任东厂厂公后,这股风气再一次转变了过来,为了凸显东厂蒸蒸日上的气势,王振在原先旧址上又修建了一座东厂署,整个厂署全都用上等的岭南木所造,一榭一堂、一廊一井都极为讲究,但凡来这儿的人,莫不是对这里的门廊、前厅、天井、正厅和后厅感到眼前一亮,最引人注目的要算后庭了,整个后庭的门是一个完整的圆形,且圆形的下方刚好与中厅墙壁的缺口底端相切,就像是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一般,寓意“日”,这恰好与东厂后面的“月光台”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精致,每个夜晚,当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来的时候,火红的烛光,将后厅映衬得红彤彤的,又因整座大堂是座东朝西的,远处看来,仿佛一轮红日从东边冉冉升起,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此时,后院的天井处被人放下了一张湘妃竹榻,王振斜靠在竹榻上,眯着一双眼睛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一身鲜红穿戴整齐的蟒袍在灯火下显得十分耀眼。偌大的后院,一片宁静,站在院子四周的东厂番子就那么垂手而立的站在四周的角落里,不见任何的动静,就连呼吸也变得小心翼翼。

也不知过了多久,这种让人压抑的寂静被人打破了,听得一阵脚步声沿着鹅卵小道快速移了过来,很快,高高挂着的灯笼下映出一道瘦长瘦长的影子来,一个踹着粗气的声音冲着王振喊道:“公公……?”

眯着双眼的王振猛地睁了开来,漆黑的眼神里射出两道刀锋一般的光芒,他死死地盯着来人,急切的问道:“情况如何?”

来人喘了几口粗气,将气息平衡了一下,才猛地吸了一口长气,道:“娘娘快招架不住了。”

“当真!”王振眼里飞快地闪过一丝喜色,因过于激动,语气让人听来竟带着几分颤抖。

来人趁着王振不注意飞快的撇了他一眼,又垂下了眼帘,道:“奴婢亲眼所见错不了,那帮读书人仗着口才了得步步紧逼,娘娘那是他们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娘娘便招架不住了,这不特让奴婢来寻公公去了。”

王振盯着来人看了许久,似在确定来人所说真假,当他的目光落在四周番子其中之一的脸上时,那番子不动神色地点了点头,王振才重重地吐了口气,道:“既是娘娘有请,那咱家走一趟便是。‘

此时的王振宛如一头打了鸡血的雄鸡好不兴奋,与先前落寞的神情判若两人,引得一干番子纷纷侧目而望。

王振自是有自己高兴的理由,此番争斗他所能依靠的唯独孙太后,对此他心知肚明,所以才如此迫不及待的连夜将杨士奇写给李时勉的奏章弄到手,在孙太后心口种上一颗恶心的种子,好借此机会扭转自己不利的局面,却不想孙太后飞非等闲女流,心思倒也看不真切,昨晚他与曹吉祥前前后后忙碌了大半个晚上,把该说的能说的,但凡能恶心杨士奇的话儿都说了,这些话儿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倒也并非全都是编排,偏生一直信任他的孙太后并没有对此事表态,这让他隐隐有些担忧,所以才用了这个手段。

本书来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