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2676章:因可势,求易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76章:因可势,求易道(2 / 2)

王振显然对太子的这一番做答很少满意,颔了颔首道:“殿下说的极事,所谓苏绰定律不过是一些老套权术依然如故。以贪官来反贪官,其结局亦可想而知了,殿下能看到这一点,奴婢很是欣慰,但殿下也该看到,苏绰这一番话背后的用意?”

太子终究是个孩子,虽说旁人的机灵些,认知要开阔些,但终究因年龄的限制,对于这等高深的问题还是难以看得更深,更远,所以面对王先生再一次询问,太子面一热,露出深思的神情,好在平日里严厉的王先生今日难得柔情了一回,没让太子在这个问题继续深入,便对太子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来。

杨峥好王振的见解,所以将脖子向前伸长了几分,这里是一片花丛,非但茂密的枝叶遮盖了杨大人大半个身子,连隐藏与花丛的那颗腊梅也没入了大半,所以杨大人并不担心自己这一番偷听被人看见。

只听得王振道:“苏绰以反治反看似是最有权势的帝王之术,实则不然,帝王家的任何智慧无不带着独有的好处与好处,反与不反,其实并非取决于官员,而是取决于皇,取决江山的利益,若是贪官太多,必然会威胁到朝廷的利益,百姓的利益,这时候皇要出手,但如何出手,未必是苏绰所说的杀贪官了,本朝太祖所杀贪官数目古往今来可算是第一人,可贪官还不是在贪,可见光靠杀是不行的,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子,而这法子则以利益为准了,说到底帝王之术是利益的博弈,皇若是墨守城规,一次两次或许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可长期以往难以取得效果了,这北周,宇泰的时候苏绰的话儿或许还用,可到了他儿子,他孙子未必了,堂堂一朝二十年而亡,这本身说明了一切,所以奴婢认为,所谓的帝王之术未必是苏绰的以反治反,而是一种利益的博弈,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只是在手段,有人用的以反治反,有的用以仁为本,但所有的这一切背后无非是天下为我所用了,郑之贱臣’申不害为宗。所谓‘术’,即人主操纵臣下的阴谋,那些声色不露而辨别忠奸,赏罚莫测而切事实的妙算。其二重“法”,以和申不害同时的商鞅为宗。他的特殊政略是以严刑厚赏来推行法令,使凡奉法遵令的人无或缺赏,凡犯法违令的人无所逃罚。其三重“势”,以和孟子同时的赵人慎到为宗。所谓势即是威权。这是先秦法家的手段,对于一个君主来说,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法、势、术,这三大要素,可以劳心而不劳力,治人而不治于人,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和运用者,这样的君主是“明君“。古往今来,但凡明君莫不是拥有至高权力的权利,利用其威望,创造完备健全的法律制度,同时掌握一整套驾驭臣民的操作技巧,从而能够轻松地达到“智虑不用而国治“的效果。皇高高在,不受干挠地行使统治权,依法行事,不徇私情;像鬼一样,幽冥不测,像天一样宰制一切,这是术的妙用;他还拥有至高无的权力,控制着人们的生杀予夺,这是势的作用,此三者缺一不可,皆帝王之具。”

太子一副是懂非懂的模样,显得有些不能理解王先生的话,倒是一旁的二皇子听得津津有味,道:“先生这话儿说的君王对百官的手段,敢问先生对于百姓也该如此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