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2620章:塞上燕脂凝夜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20章:塞上燕脂凝夜紫(2 / 2)

那孩子点了点头,摆弄了一下手里的兔儿爷后,小心翼翼放入了怀,一提马缰随着那汉子先前走出。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瓦刺如今的可汗脱脱不花,以及世子殿下,自从半年前,也先父子在与大明的厮杀一个战死沙场,一个病死后,往日压在他父子二人头的大山彻底被搬除了,其他部落虽有心,但论实力不足以与对抗黄金家族,论威望难以与脱脱不花抗衡,所以今日的脱脱不花父子算是名正言顺的瓦刺可汗了。

随着汗位的巩固,脱脱不花越发觉得要做点什么,而与汉人互市无疑是最能证明自己的威望的一件大事,况且这事儿也是蒙古人一直以来的愿望,若能获得和平,谁又喜欢颠沛流离的吃不饱饭,喝不肉汤呢。

但事情好与坏,他心里一点数都没有,汉家的小娃娃当日说得天花烂坠,可谁知道这事儿是不是大明的阴谋,事关自己日后的威望,蒙古百姓的安宁,这位天之骄子,决定出来走一走看一看,任何东西没有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来得实在。

想必其他关口,山西镇无论是位置,还是繁华程度,甚至双方发生的战事都要严重的多,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有了这座城池的参考,其他的城池也八九不离十了。

只是这山西镇说大兴许不大,说小却也绝对不算小,前些年父子二人做了多年的傀儡,除了王庭那一片方寸之地,还真没去过什么地方,连这挨着近的边陲小镇也不曾来过,说人生地不熟一点不为过,想要看点虚实,还真不容易,好在这小镇的酒肆不少,汇集了四方宾客,江南的,华北的,南洋的,瓦刺的、鞑靼的,哈密的,甚至辽东的也有,这样一个大熔炉里,只要耐性去听,总能听到你想要的东西。

父子二人寻了城最繁华的酒肆,不知是二人来得早了些,还是酒肆的生意并不好,偌大的酒肆差不多没看到什么人,脱脱不花瞥见窗台前的窗户被一支竹竿高高撑起来,窗口正迎对着前方的一出勾栏,几个花枝招展的女子摆动着柳枝一般的腰肢来回在街道走动,那风情的模样,的确吸引人,非但如此,窗口的心位置,恰好是勾栏的内堂,只要将脖子伸长一些,能看到勾栏的大堂一举一动,此时的大堂之,一个青衣女子,抱着一把琵琶,一双芊芊玉手在琴弦稍作拨弄,几声优雅的琴音便流转了出来,待琴声散开,那青衣女子略一沉吟,张开樱桃小口轻声唱道:“旧时横塘明月路,少年郎,不知愁。白马春衫足风流。到如今形单影只,心似寒秋,故地怎重游?”歌声轻盈,带着女儿家固有的忧伤,虽没什么特别的唱曲技巧,但不否认曲子唱得相当动人,引得大堂里不少人纷纷叫好。

这曲子脱脱不花倒也听过,据说是从江南传入边疆的,因曲两句白马春衫足风流。到如今形单影只引起了不少王侯公孙的共鸣,即便是在遥远的大漠也能听到,只是脱脱不花没想到在这边陲小镇竟也能听到这首歌谣,心头不免有些感慨汉人的手段高明。

他自问算不雄才大略的君王,但终究是做了些年瓦刺的可汗,才略谈不,眼光还是有的,半年前汉家娃娃的互市提议看似是本着为两国百姓着想,实则不然,汉人的化延续千年,加人多势众根本不曾弱小过,虽有外族入住原,但大多数被汉人强大的化所同化,最显著的例子便是孝汉化,五胡乱华以后,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化所征服,最终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蒙古人到如今能保持自己的秉性,没有完全同化在汉人的化里,一来蒙古人入住原不足百年,时间并不长,加开国几代帝王对汉人化并无好感,使得汉人的儒家化并没有成为治国大道,其次,蒙古贵族起初信仰多神的萨满教,后来皈依喇嘛教,尊奉吐蕃僧侣为帝师,影响较大,其三语言的创立,减少了蒙古对汉人语言的依赖,这避免了同化的速度,其三蒙古的统治疆域极为广泛,以蒙古至为核心,采用西亚和汉族化并行,再加国运太短因此未能出现全面汉化的局面,但今日不同往日,多年的战乱,使得蒙古对原的物质明迫切的需要,在选择蒙古看似强势,实则是处于弱势,因牛羊虽多,也代替不了原的丝绸、茶叶、铁器等生活物资,以马匹牛羊换茶叶毫无疑问将蒙古从经济束缚在汉人的手了,这样一来,汉人只需有心维持这个和平的局面,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让蒙古人渐渐忘记了战事,再,鼓励他们汉人同婚,学习汉人的言语,经济,甚至是汉人的服饰,久而久之,所谓的蒙古人与汉人无异了,说这词儿,不过是数月的功夫,便传到了这等边陲小镇,用不了多久草原之,人人都能唱了。

在他思索这会儿,大堂的那青衣女子又唱了一曲,独背残阳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相先前的旧曲,这曲子显然是新的,只是伤感一如先前,脱脱不花早年也受过一年的汉教育,后来被也先父子带回瓦刺做了可汗后,有意麻痹也先父子,他常常读五经、四书,写大字,操琴弹古调,学问谈不多么高深,但从学了不少东西,尤其是汉人的诗词,此时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汉人肚独自看着落日感慨心事,坎坷地人生路,庸庸碌碌地度过一年又一年。这人世间的事啊,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真真叫我惆怅不已,无处派遣,还是不要想那些如烟般的往事了罢,不然又会叫我忍不住的心酸,泪湿衣襟了……,曲子毫无疑问触动了他的心事,让他忍不住叹了声,再看那店家小二,一脸陶醉的模样,嘴角的哈喇子足足流了一地,那一双猥琐的眼神,愣是瞪着那青衣女子一动不动,全然忘了这里是酒家。

脱脱不花一笑,心道:“看来这汉人的化同化的可不光是咱们蒙古人,这汉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正犹豫着要不要叫喊一声,却不想那店家小二在这时,吸允了一声,将嘴角的哈喇子吸入了口,伸手在嘴角用力摸了一把,笑盈盈地站了起来,主动了迎了来,脱脱不花甚至尚未看清楚,他的手是什么时候伸出来的,听得他笑眯眯道:“圣人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两位客官远道而来,这一壶苦芥茶当小店请二位喝了,不要茶钱的?”说完随手泛起了两只瓷杯,提起茶壶将茶汤注入茶杯之,蒙古人以牛羊肉为主食,饭后总要喝一杯茶汤消消食,所以茶几乎成了蒙古百姓的必需品,可恨的是蒙古并不产茶,随着双方战事的紧张,茶毫无疑问成了蒙古百姓最需要的东西,平日里这种小镇也将茶卖得贼贵贼贵的,一头牛羊大概也能换一斤茶叶的样子,还是那种粗茶,似眼前的这等细茶少见了,脱脱不花没想到对方如此大方,不免楞了一下,道:“这茶汤可不便宜,小二哥这是?”

店小二看了一眼窗台,目光随着那青衣女子转了转才笑呵呵的道:“往日这茶是贵得厉害,可今时不同往日了,再过些时日这茶汤不那么值钱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