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2519章:目尽青天怀今古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19章:目尽青天怀今古(2 / 2)

“哈哈,俺知道了,一定是鞑子知我们大明最精锐的部落来了,学了他的先祖元顺帝一样,顺应了天意逃走了。”张翼哈哈大笑道。

张翼口元顺帝归逃说起来还有一个典故,当年元顺帝“善观天象”,并笃信“天命”。据说顺帝对脱脱从信任到怀疑的原因是司天监观测到“连夕相星犯帝座”。

至正十八年十二月,红巾军攻破都,大臣劝顺帝避难,顺帝知天象无伤,镇定地说:“毋多言,有福者任其自来,朕何避之有?”至正二十年十二月,阳翟王阿鲁辉帖木儿谋反的消息传来时,顺帝神情自若,说:“天命有在,汝欲为则为之。”至正二十二年,有白气如索,长五百余尺,起危宿,扫太微垣,司天监太史奏山东将有大水,顺帝却说:“不然,山东必失一良将。”于是派人急往山东的察罕帖木儿处警告他勿轻举,不料使者还没到,察罕帖木儿遇刺身亡了。

至正二十八年明军北伐逼近大都时,左右又劝顺帝固守大都,等待援兵,但顺帝夜观天象之后,坚定了出逃的决心,任谁劝说都无效。他逃到都以后,有几只狐狸窜入御座下,御史大夫阿剌不沙对顺帝极言亡国之兆,顺帝也说:“天意如此,朕将奈何?于是率众北逃,朱元璋兵入大都,得知元顺帝不与抵抗,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特加其号曰顺帝”。

这个典故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所以张翼这么一说,不光是杨峥,是一干来的五千将士也生出了这番心思,唯独王通摇了摇头道:“我看未必?”说完伸手一指道路两旁的牛羊,道:“这些可是鞑子的命根子,既然要逃走也不该留给我们吧?”

牛羊对于蒙古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沿着道路两旁的牛羊少说也有万只,若是鞑子当真顺应天意而逃,也不会将这些东西留下来,连当年的元顺帝逃走的时候,还带了一干宝贝,更别说今时今日落魄的脱脱不花了。

这么一想顿时惊的一身冷汗来,心道:“若非王通保持警觉,我险些忘记了身在何处了,先不说这里的帐篷,家具一应俱全,说这些牛羊,断然没有留下的道理,再者,这里鞑子的王庭,如今东西蒙古合二为一,瓦刺毫无疑问是当今蒙古最大的部落,脱脱既不知瓦刺战败的消息,断然没有舍王庭而去的理由。所以说脱脱顺应天意而逃,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张翼似也回过味儿来了,东瞅瞅,西看看,越看越不像鞑子北遁的迹象,忍不住骂了声:“爷爷,这帮挨千刀的,不好好在王庭等着俺来宰杀,竟这么不见了踪影?”

杨峥低头思索,这里是鞑子的王庭,换句话说是脱脱最后可以生活的地方,在没有任何的危险之前,他绝不会逃走,既不是逃,那只有一个可能,那是躲了,想起了一路斥候给出的消息,让他心生一股不安来,万一鞑子早有准备,那今日他们是自投罗的鱼饵了,一旦被鞑子包围了起来,那很难脱身了。

“眼下情况为明,不可轻举妄动!”杨峥飞快的下达了命令。

王通重重点了点头:“大人说的极是,我们费尽心机来到王庭,鞑子却不见了踪影,极有可能是鞑子得知了什么消息,弄出了什么坏点子来,常言道敌不动,我不动,现在前方的斥候还未返回,也不知这王庭的鞑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一切小心为好!”

众将士点了点头,唯独张翼破口大骂了一番,解了心头的怒气,才将脸看向了杨峥,道:“大人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是继续待在这里,还是退回去!”

杨峥道:“退,只怕不能退了,若鞑子有心准备,退反而入了他们的圈套,只有继续向前了,总之大家一切小心便是了?王庭既在,他们还能飞了不成!”

张翼冷哼了声道:“也好,我们继续往前走走,俺到想看看这般挨千刀的鞑子弄什么鬼!”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