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833章:开一个好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833章:开一个好头(2 / 2)

众人一看这模样,纷纷跪下请新欢地登基。

朱瞻基看了看百官,又抬头看了那金‘色’的龙椅,轻叹了声将衣衫理正,方才走了上去坐了下来,两手放在大‘腿’上,腰板‘挺’起,双目平视前方,竟是一脸的威严。

杨荣立即走上前跪拜新君前,高呼一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立即回过神来,偌大的钦安殿里立即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震屋瓦。

入了成礼,接下来新皇帝要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几筵。”这是仪式的序幕。先要由礼部的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至时,鸣钟鼓,新皇帝衮服御奉天‘门’。,这样登基仪式才算正式开始。

朱瞻基在“洪胪寺”官员的引导下,随众官员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但这时他们还不能进入“奉天殿”,因为皇帝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沟通完毕后从“奉天‘门’”上下来。

朱瞻基浑浑噩噩做好了这一切,从城楼上下来后,进入“奉天殿”就座,杨荣立即率领文武百官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对新皇帝上表道贺。

待百官行过大礼后,朱瞻基才抬头让百官起来。

既是见了新君,自有朝廷的规矩,百官立即分成了文武两派,依着官职大小站定。

龙椅上的朱瞻基道:“宣诏书吧?“

王振立即从一旁走了上前,从怀中‘摸’出黄‘色’的诏书,居高临下的扫了一眼下面的文武百官,登感意气风发,今日这诏书,按照规矩,今日这诏书该是司礼监大太监海涛来当众宣读的,根本不曾轮到他,只可惜海涛不识字,一番打探之下,唯有王振诵读过四书五经,还当过教书先生,识文断字,这份重任自然落在他的身上了。

王振望着脚下一脸肃武大臣,当真欢喜不已,想不到我王振也有居高临下的机会,这种被人仰视的滋味,果然不错。

独自欢喜了一番,这才从一个太监手中接过染黄‘色’的诏书,按照祖制,诏书多用大幅染黄纸书写制成。所谓染黄纸,是将纸放入黄柏树汁浸染至灭白为止,以达到防虫灭菌的效果。诏书纸高约十厘米,横宽视文字内容长短而定,长者可达五六米,表里二层成长卷式样,虽大却十分坚固,不容易破损。

诏书或作诏令、诏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亲政、殡天、入继大统等宗室要务,与国家重大灾变、重大革新或隆重庆典时,诏告天下所用之文书,统称为“诏令文书”;由于拟旨承宣的机构与功能各有不同,功用、名称便不同,如诰命、敕命、敕谕、敕令、谕令、谕旨、圣旨、圣令、皇令、皇榜、金榜、公榜、册、书、符、檄文等,由内阁拟稿,经大学士定稿进呈,皇帝批阅後,以墨笔楷书,由右至左直写,写在大幅黄纸上,中间及纸张接缝处钤皇帝之宝玺。制作完成後的诏书称为诏黄,以极其隆重而繁复的礼仪,送至城楼上宣读,象徵著布告天下。宣诏礼成,由礼部接诏,立即誊写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驿道分送各地,再由地方官员接诏、宣诏。誊写的诏书,称为誊黄,雕板印刷的诏书,称为搨黄。

第二更送上,请围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