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768章:拈花一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68章:拈花一笑(2 / 2)

大小姐道:“哦,沈公子请说?“

沈公子道:“在下昔日熟读史书,书上所载,公元前一百一十九年张骞出使西域,来到了安石国。其时,安石国正值大旱,赤地千里,庄稼枯黄,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那一年石榴‘花’开的特别红,果儿结得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从此,由骊山“红宝石”变成的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定居繁衍,成为今日的临潼石榴。

张骞得石榴种,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首先在当时的帝都长安上林苑、骊山温泉宫种植。据汉上林令虞渊追忆,上林苑其时栽植奇‘花’异卉达三千株,内有“安石榴十株”。因得到汉武帝的喜爱,后又命人将石榴栽植于骊山温泉宫。自此以后,石榴便在中原大地留了下来,不知在下说得对不对?“

“沈公子果然博学多才,这石榴的确如沈公子所言,乃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物,自引入中原后,石榴‘花’开于初夏。绿叶荫荫之中,燃起一片火红,灿若烟霞,绚烂之极。赏过了‘花’,再过两三个月,红红的果实又挂满了枝头,恰若“果实星悬,光若玻础,如珊珊之映绿水。”正是“丹葩结秀,华实并丽。为我中原人所喜欢,被中原百姓赋予了种种寓意,今日这第一题便是石榴了?“说着冲着身旁的一个丫鬟点了一下头,那丫鬟会意将一个盒子地送了上前,大小姐接过盒子,启开了盒盖从中取出了一个石榴,那石榴极大,皮红如火,若不是皮上面布满了许多褐‘色’的斑点,让人误以为是个苹果?”

大小姐将手中的石榴拖了起来,随后伸出右手,轻轻在石榴褐红‘色’的外皮上扒开了一块,‘露’出几粒珍珠般的籽瓣来,那榴籽晶莹剔透,好不‘诱’人。大小姐目光一一从众人脸上扫过,笑‘吟’‘吟’的道:“请诸位公子答第一题?”

“以石榴为题,这丫头还真有一套啊?”杨峥摇了摇头淡然一笑:“如说考较诗词歌赋,这些公子或许还能应对一下,可考这种智力的问题,这些平日里自认为高人一等的狗屁才子未必就擅长了!”

一切如杨峥所料,这些平日里只知道‘吟’诗作对,四处卖‘弄’风流,哪里会去玩什么智力测试这种在他们眼里毫无用处的东西,一听不是考较诗词歌赋,人群里立即有了不满之声。可规矩是人定的,想要抱得美人归,就须按照人家的规矩来。

“这丫头还真有些与众不同啊,老子越来越喜欢这丫头了?“杨峥吧唧吧唧了两声,脸上洋溢着嘿嘿的笑意。

沈公子大小姐只是拿出了一个石榴,既不明示,也不说明要求,饶是他自问学问风流第一,也有些看不明白,犹豫了片刻道:“大小姐的试题果然有些别致,只是这试题我等有些不明白,还请大小姐在说明白些?“

“我日,都这样了还说明白些,那不如直接告诉了答案得了,还杭州第一公子,这名头也不知是不是‘花’钱买来的?“杨峥极为鄙视的看了一眼沈公子嘀咕道。

“是啊,大小姐一个石榴,如何能做得题?“李海也是一头雾水,也跟在沈公子身后嚷开了。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看不明白,原来沈公子也看不明白?“杜文摇着纸扇,轻轻叹了声。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大小姐的脸上,大小姐平日里早已见惯了这种场面,不慌不忙道:“一个石榴怎么了,昔日西天佛祖还有拈‘花’为题,今日我家妹子不过是借用了一个石榴而已,起那佛祖的拈‘花’,算是简单的吧?”

这拈‘花’一笑是禅宗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释迦拈‘花’”。

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

师徒两人神神怪怪的行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一笑”。

接着,释迦牟尼讲话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徒儿们听好了,我有绝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刚才已经传授给迦叶同学了啦。你们要学,就问他去吧!

据说,这也就是禅宗的起始。禅宗的特‘色’就是: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

沈公子想说佛家岂是我等凡夫俗子可比,又怕丢了面子,再者对方的话儿也不是没有道理,什么为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领悟。自己看不明白,是还没悟到,再者看众人模样,也多半是一脸茫然,顿时放下了心来。

第三更了,明天咱么继续,请支持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