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669章:红颜薄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69章:红颜薄命(2 / 2)

权妃为人聪慧美丽、优雅‘迷’人。每当朱棣忙完朝政,拖着疲倦的身子,走进权妃宫中,权妃美妙的箫声宛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将朱棣的疲劳吹得无影无踪。自从权妃走进明朝的皇宫之后,果敢、刚毅、男子气十足的朱棣就一直深爱着这位柔顺、温宛、妙不可言的高丽‘女’子,对其极为宠爱。

而权妃作为朱棣宠爱的妃子,也极少离开朱棣的身边。

永乐八年,权妃随‘侍’朱棣北征‘蒙’古。自明朝建立以来,大明北边一直遭受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边患严重。洪武后期以来,‘蒙’古部落相互‘混’战,分裂为瓦剌、鞑靼和兀良哈三大部。朱棣即位后,继续实行分化打击和封贡恩威并重的策略,边患一度缓解。永乐五年元裔本雅失里势力崛起,与鞑靼太师阿鲁台一起图谋统一‘蒙’古各部。永乐七年二月,成祖派使臣赴鞑靼,要求与之修好,不想使臣竟遭杀害,成祖大怒,便于当年七月派淇国公丘福率十万大军征讨鞑靼。由于对鞑靼力量估计不足,加之指挥失当,十万人马在胪朐河,即克鲁伦河全军覆没。成祖为保住大明皇帝的尊严,只好亲征。成祖率五十万大军深入漠北,在斡难河,即鄂嫩河畔大破本雅失里大军,最后本雅失里仅以七骑西逃。

明军获得第一场胜利后,权妃的美妙箫声一时传遍千里草原,这使征尘扑扑的朱棣心旷神怡,‘精’神倍增,接着便发出了趁胜追击的号令,大明将士又一鼓作气地击破阿鲁台大军于兴安岭下,阿鲁台带着家人远遁到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这次北征以明军的大获全胜告终,朱棣这才率军班师回朝。权妃跟着朱棣返回京城北京,谁知大军走到山东临城时,突然不幸身得重病,最后不治身亡,这一年权妃才二十二岁,可谓红颜薄命!

说明几句:写到了这里,好人书友们说我在这里黑朱棣。这还真不是我黑他,历朝历代皇帝杀功臣的记录就不少,更何况在当时的年代,朱棣靖难夺了侄儿的皇位,算得上是来路不正,少不了有人反对,杀功臣,杀文人,的确算不得什么。当然了,我这里不是讨论这个问题,今日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真不是我故意黑的朱棣的。

关于朱棣杀建文帝时的朝臣,小景是查阅资料得来的,这里一一给你说一下。

祝枝山中记载的:文皇既即位,问广孝谁可草诏?广孝以方对,遂召之。数往返,方竟不行,乃强持之入,方披斩衰行哭。既至,令视草,大号,詈不从,强使搦管,掷去,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上怒云:“吾夷汝十族。”左右问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于是尽其九族之命而大搜天下为方友者杀之。“

景清降后密谋行刺,事败,八月十二被杀,灭九族;后屠其家乡,谓“瓜蔓抄”。

此外,众多建文旧臣如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卢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刘端、黄观、侯泰、茅大芳、陈迪、铁铉等等也都被酷刑处死或自尽,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他们的家属和亲人也被牵连,死者甚众。被流放、‘逼’作ji‘女’及被其它方式惩罚的人也不少。明仁宗即位后,大部份人始获赦免,而余下的人的后代却迟至明神宗时始获赦免。建文逊位,朝野为之尽忠死节者甚众,不及备载。

在大肆诛杀之外,当月,明成祖将忠于惠帝的魏国公徐辉祖下狱,但因为他父亲是徐达,还是释放了他,仅削其爵位。辉祖死后,其子嗣魏国公爵。黄观被明成祖所嫉恨,其状元的身份被革去,故明代保持三元及第记录的只有商辂一人。耿炳文、盛庸、平安、何福、梅殷等将领投降后都受到迫害自杀身亡。

可见杀了还是不少,可不是我故意瞎编的,所以诸位莫要嚷嚷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