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620章:踏花归来马蹄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20章:踏花归来马蹄香(2 / 2)

但御书房里并没有动静,唯独御书房‘门’外多了两个太监,看着他,让他好生苦恼,偏生不敢轻举妄动被人说出礼仪不周到的话儿,只好苦苦忍耐。

也不知过多久,听得御书房里有人说着什么,声音不大,但杨峥仍‘迷’‘迷’糊糊的听得好像是朱瞻基的声音。

“总算是记我来了?我还以为你画丹青把我给忘记了?”杨峥心里暗喜,面上却是一本正经的看着御书房。

果然没多久,御书房里走出了一个太监,那太监径自走到了他的面前,高声唤道:“杨大人,殿下宣你进去,你快随我来——?“

杨峥急忙应了声,仿佛怕那太监改变了主意一般,让他在这御书房外等人,他宁愿去接收大小姐的折磨。

他冲着那太监拱手行了一礼,跟在他身后直接进了御书房,刚才一直平静的心,这会儿竟不争气的跳了起来,在御书房里见他,不知太子能不能接收自己解甲归田的说辞,看前些时日杨士奇的口‘吻’,似乎太子不像能接受自己解甲归田泡泡妞,‘吟’诗作对的勾当啊,待会儿可要见机行事。

心头正忐忑,听得前方一个小太监尖着嗓音道:“启禀太子殿下,杨大人带到!“

听得前方一个太监朗声说道:“太子殿下有旨,宣他进殿?“

那小太监转身过身,对着杨峥道:“杨大人,进去吧?“

杨峥点了点头,冲着那小太监拱了拱手,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一处处贴着墙壁极高的书架,书架上整整齐齐的排列古线装的书籍,书架的样式与前世看到的书架差不多,唯独那用料有些不同,他虽不知是什么木料,但这是太子的御书房,想来不会太差。

书架一共分为三层,最高一层放着多是历代书法名家的字帖,不少还是孤本,而最多则是元初书法名家赵孟fu的书法真迹,、、、、、、、等传世名作,赵孟fu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朱瞻基喜好书法,丹青,对赵孟fu多有推崇,书法也学赵孟fu走遒媚、秀逸的路子,书架上有这么多赵孟fu的书法真迹,并不足为奇。让杨峥感到诧异的是书架的第二层,这一层足有一人多高,架上密密麻麻阵列着各式书籍,摆放参差不齐,但却都是历代明君治国的孤本珍品,杨峥甚至看到了、等历代明君必备的古籍,书籍被翻得有些凌‘乱’,看得出朱瞻基是下过苦功夫的,从前世看,厉害上多才多艺的帝王不少见,最有名的三个,第一个南唐后主李煜,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后人成为词中之帝,不仅如此,他不仅擅长诗词,在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曾考证过拨镫法的渊160;;;源,并总结为“擫、押、钩、揭、抵、拒、导、送”七种技艺。其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金错刀”;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李煜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周密评为“法帖之祖”。只可惜最终落得国破身亡的下场。

第二个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微宗了,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后世数百年也没有人能够超越。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等。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不但如此,宋徽宗还擅长书画,曾经亲自出题,留下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佳话: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画考。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香”是无形的东西,用画很难表现。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独有一青年画匠奇思杰构,欣然命笔。画构思很巧妙: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踏‘花’归来,马蹄还留有浓郁的馨香。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160;!”160;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

第三个是大名鼎鼎的元顺帝,此人同样多才多艺,与宫中亲自制作,从宫中挑选十六个宫‘女’,把头发梳成若干小辫,带着象牙作的佛冠,身披若隐若现的缨络,下着大红‘色’镶金边的超短裙,上穿金丝小袄,肩上有云霞般的披肩,妖‘艳’致极,‘性’感‘逼’人。她们每人手执法器,其中一个执铃杵领舞,姿态各异,‘诱’人眼目。另有十一位宫‘女’着白‘色’透明丝衣,头上系着白‘色’丝带,做出各种‘性’感的动作作为伴舞。宫中一有佛事,或顺帝寂寞了,就让他们载歌载舞,祝兴欢乐。其中,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三个宫‘女’的舞姿尤为曼妙,为此常常可以得到顺帝赏赐的夜明珠、新款式的锦缎之类。此舞蹈据说到了二十一世纪还很流行,不仅如此,元顺帝设计的建筑模型,龙舟在当时是一时之冠。

第二更了,有没有第三更则看诸位给的动力了!160;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