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607章:闯祸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07章:闯祸了(2 / 2)

“大小姐怎么了?“段誉还是头一次见大小姐如此坚决的步伐。

杨峥嘿嘿一笑,道:“和我闹别捏呢,没事,没事,我去劝劝她就好了?”

段誉看了看大小姐的身影,有些担心的道:“我看大小姐这次是真生气了,你啊,还是快些追去吧?”

杨峥哪里看不出来,冲着高航点了点头道:“让高大哥见笑了?”

高航点了点头道:“好了,快去吧?”

杨峥不再多言,冲着大小姐的身影喊道:“大小姐你慢些,等等我?”

“不是冤家不聚头啊?“段誉摇头苦笑了声,转身看了一眼水榭,又看了看高航道:”高大哥,可还有要事?“

高航哪里不明白其中的寒意,哈哈一笑,道:“无事,无事!“

段誉哈哈一阵大笑,道:“那不妨留下喝几杯水酒,找个姑娘说说话儿?“

高航眼里光芒一闪,哈哈大笑道:“还是段兄弟想得周到啊?”

两人彼此又是一阵大笑,一左一右入了那水榭翠竹林,不多时一阵莺莺燕燕,好不热闹。

‘门’外夜‘色’正浓,因是元宵节,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彩灯,将整个秦淮河畔照得亮如白昼,杨峥一路追了出去,不曾想这个时候街道上人数不少,刚刚还看到大小姐的人影,片刻的功夫便不见了人影,心头也不免焦急了起来:“这南京城,大小姐是第一次来,也没什么地方可去,若是真‘弄’丢了大小姐,回去也不好‘交’差啊。“心头焦急,便在人群里大声喊了起来。

可今日的秦淮河畔人数着实多了些,他的声音虽大,却是很快被淹没在人‘潮’之中,并没有送出多远,喊了一阵,见没什么效果,就着直觉一路找了下去。

在人群里也不知找了多久,直觉除了秦淮河畔,喧闹声,人数都少了许多,才重重的吐了口气,再一次大声喊叫了起来,但效果不甚理想,正有些焦急,忽听得一声晨钟暮鼓之声,鼓声悠扬,带着柔和之气,杨峥一愣,鼓声,这丫头莫不是去了寺庙吧。

“不管了,先去看看再说了,在好过在这里漫无目的的找吧?“

打定了主意,便循着鼓声找了过去,不多久,便见一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寺庙耸立在前方,夜里那一盏一盏的彩灯,将四周映的越发辉煌起来。

“这日,这哪里是寺庙啊,分明比皇宫还要皇宫啊?“心头忐忑了几下,大着胆子走了进去,夜‘色’下见一块高高的石碑耸立在前方,借着灯光扫了一眼——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杨峥心头一惊,再看这寺庙总算是明白了为何这寺庙比皇宫还要辉煌几分了。

大报恩寺最初是东吴大帝孙权为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修建建初寺和阿育王塔,成为江南塔寺之始;北宋端拱元年,僧可政得唐三藏玄奘大师顶骨舍利,于长干寺建塔瘗藏;宋天禧元年,重修后的长干寺改称天禧寺,寺塔易名“圣感”;到朱元璋于南京建立大明后,大报恩寺虽算得上名寺,却难以与‘鸡’鸣寺相比,直到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儿手中夺取了江山,这座寺庙才真正大红大紫,一时盖过了天下所有的寺庙。

大报恩寺之所以在明永乐年间,如此辉煌,这与朱棣分不开。

自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从侄儿手中夺取了皇位,凭着雄才伟略,下西洋,修紫禁城,平‘蒙’古,注永乐宝典,将明朝的国力推到了最顶峰,但一些谣言还是不放过他,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关于他的生母问题。

流言所传,朱棣的生母并不是马皇后,而是另有其人,说她本是元顺帝宫里的一个宫‘女’,被朱元璋看中后六个月就生下朱棣,这显然说明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儿子,在当时按律得受极刑,多亏马皇后仁慈,将朱棣收养下来。朱棣的生母临死前把一幅自画像‘交’给朱棣的‘乳’母,让她等到朱棣成年后再告诉他自己的身世。朱棣长大当了燕王后,‘乳’母把他生母的画像‘交’给他,朱棣才知道自己的来历,于是引出他起兵夺位的事。这些传说,虚虚实实,真假难辨。其中最为可信的一点,就是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而是碽氏生的儿子。这个传说就在朱棣登基后,一度传得沸沸扬扬,朱棣得知传扬后,十分震怒,立即让人编了一部叫的书,为自己篡夺皇位辩解。该书开卷就标榜自己是马皇后的嫡子:“今上皇帝,tai祖高皇帝第四子。母孝慈高皇后生五子:长懿文太子,次秦王,次晋王,次今上皇帝,次周王也。”这还不算,他还先后两次改修,删减篡改之处甚多),明确自己是马皇后所生的第四子,这算是让悠悠众人之口安静了不少。

不知不觉月末了,昨晚算了一下字数,不知不觉的更新了十二万字,这个月小景是最忙的一个月,能更新这么多,自己都吃了一惊,有时候忙得根本不能码字,只好牺牲睡觉的时间码字了,可以说从上传开始,就没有睡足八小时的一天,差不多五六个小时就起来码字了,小景这么努力,诸位的月票还等什么呢,订阅还等什么呢?都送上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