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逍遥江山> 596章:功不可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96章:功不可没(2 / 2)

“小兄弟所言极是,这些年来。老夫下西洋着实为朝廷赚取了不少银两,皇帝若想干一番大事业,不得不再一次下西洋?“郑和眼里光芒闪了闪。

杨峥听他语气有些变化,也为之高兴,点了点头道:“可不是么,这些年不说大人扬我大明威名,便是大人这些年带回来的胡椒、苏木就给我大明带回了百余年的安宁?“

郑和微微愕了一下,这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当年他便是见苏‘门’答刺、柯枝等国人人食用胡椒,好奇之下给带回了大明,谁知竟在南京城非常受欢迎,上至宫廷,下至富绅,饮食之中必放胡椒为佐料,久而久之,这种中原稀缺之物,竟保值的硬通货,比银子还好使?

还有那苏木,其心材入‘药’,为清血剂,有祛痰、止痛、活血、散风之功效,被运回大明后,同样受到青睐,一斤苏木的价格到如今已经涨到了进价的五十倍,着实给朝廷赚了些银两!但说到给大明带来安宁,还是头一次听说。

他自然不知,这胡椒、苏木因在中原产量少,价格从宣德后期开始,价格地往上翻,一时成了供不应求的稀缺商品。

到万历年间,张居正当国,朝廷国库空虚,两京官员的薪俸无法支付。便廷议重开折俸,用这些货物充当薪俸发给官员们,以节约原本的粮食现银支出,一时闹得沸沸扬扬,不过张居正靠着铁血手腕,强行推行了下去,才有后来的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并一举扭转“神运鬼输,亦难为谋”的财政危机,弼成万历初年之治,胡椒,苏木可谓功不可没。

杨峥见郑和疑‘惑’,也不解释,继续说道:“胡椒,苏木与大人其他的功勋相比,实在是冰山一角!”

郑和听得来了兴趣,看了他一眼,道:“小兄弟此话怎讲?“

杨峥脑海里迅速的搜索了一遍前世所看到了电视剧,电影,已经书籍上所载下西洋的重重好处,微微沉‘吟’了一番后,才朗声道:“我大明若非大人六下西洋,如今的刘家港有如此富饶,怕是不能吧?

刘家港起于南宋,兴于元代。在疆域广大的元朝,为实现它南粮北运的经济需要,元朝政fu在短短几十年间,重修大运河,新辟海运,不断扩大海外贸易,使刘家港成为当时江南漕运和海运的集结地。但一直没有繁华起来,直到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由此出发,这个小小的港湾立即兴盛了起来,鼎盛时期,生活在太仓的船员就有两万七千八百人。此外,还有几倍于船队的船夫,以及为举行盛大祭礼活动而忙碌的差役。在码头上走动的,除了驻扎在当地的官兵、军运漕粮的士兵、本地居民外,最活跃的还属那些满怀淘金梦想的人士——做贸易的商贾、随郑和来华的藩王、使节和随员等,此外为了接待海外宾客,太仓还开设了娄江西馆、娄江南馆。于是,来华使者们回国的第一站——刘家港,成为最为便利的贸易集市,一时商家云集好不热闹。

今晚三更九千多字,不算少了,去几张月票,当然了有订阅也不错啊,哈哈,不说了,还得去码一章,不然明天的更新还着落啊,努力的人儿有票票,求票票,求订阅,求收藏,求!一切求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