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科幻小说>乱世权臣> 第一章 小侯爷的前世今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小侯爷的前世今生(1 / 2)

18rn ,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少爷,那儿不能去啊!院子里有水啊!”老仆谢老三迈着两条罗圈腿从房间“飞奔”而出,这要让扫地小厮看到了肯定得惊叹一声“跑的真快”!感情是小少爷又不正常了。

是的,小少爷又不正常了,自从小少爷去年落水(就是掉水井了,老太君严令提起井字,井字已成为讳字被水替代),大病一场醒来后,就变得不正常了,整天疯疯癫癫,时睡时醒,嘴里念叨着什么萝莉...灰机...房呆...凹凸满之类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经常做一些让人奇怪的事(其实私下里小厮、丫头们更愿意称为“毛病”“鬼上身”,但都是窃窃私语,谁敢拿出来大声说?),比如雷雨夜晚爬树啦,下雨天喜欢大喊收衣服啦,喜欢把桌椅板凳垒的高高的往上爬再往下跳啦,喜欢往有水的地方跳啦,喜欢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屋里一连好几天啦等等,有时候半夜还能听见小少爷房里传来渗人的笑声......

在大病初愈的那段时间,侯府上下鸡飞狗跳,五岁的小少爷偷偷的又投了几次“水”,要不是谢老三跟的紧,小少爷就是三条命都早没了,全府上下得神经都绷的跟弦似的,只∧,要小少爷出门,必然是要跟着四五个年轻力壮的军汉的。就算不出门,房里的锐器也都全部收起来了,拐拐角角也都磨平了包上了厚纱稠,那作用,是个人都明白呗,五岁的娃娃杀不了别人,但是能杀的掉自己啊......

其实小少爷在“疯”之前并不是这样的,什么三岁赋诗肯定是假的,但三岁能背诵《论语》,四岁可默写《诗经》则一定是真的,老太爷亲自授的课,能差吗?咱老太爷是谁?可是当朝太傅!先帝爷的老师!而且是当今皇帝还是太子时的老师!货真价实的三朝元老、两代帝师!他老人家亲授学问谁敢说差了?就连天下巨富的王家,那位老尚书都对老太爷有个好孙子羡慕不已,在已经致仕几年后,回京恭贺太后大寿与老太爷叙旧时就表示要将最疼爱的小孙女儿许配给小少爷。但是!这本来是一件亲上加亲的大喜事,却是成了小少爷的也是全府的噩梦的开始。

说来话长。谢家,乃是当朝一等一的高门巨阀,偏偏人丁不旺,自谢家老太爷往上三代都是一脉单传,到如今谢家一代,只有谢衣与谢裳,万幸好歹香火旺了一辈。然而,大概第二代香火“过旺”,糟了报应,谢衣,也就是嫡长房,第三代没有一个男丁,老太爷几年间都不见笑脸。

话说大爷也是连妻带妾六七房了,偏偏一个儿子没有,全是丫头,这让长房一脉连带着人气都低落了下去,为此老大很是休了两个品行不端的小妾。索性二爷还算继承了老太爷的优良基因,夫人也是争气,一口气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让谢家还算有了点生气。

可想而知,这两个小屁孩是如何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久不闻朝政的老太爷重新“出山”,教育两个宝贝孙子读书,谢家老大虽然早就分出去另建府衙了,夫妻两还是隔三差五找借口串门,而且一串门绝对是蹭吃蹭喝一整天都舍不得走。这也不怪两口子,大女儿都出嫁了家里下一代还没个男丁,虽说谢老大才不到四十正值春秋鼎盛,耕耘也是辛勤,补品也是不断,名医也请了不少,可就是......仍然没有一个儿子。因此夫妻两只能把对儿子的爱全部灌输在了两个侄子身上。而大爷一家的殷勤与对两个小屁孩的关爱甚至让二爷夫妻微微吃醋。

在老太爷的教育下,两位小少爷的天资和材质很快得到了显现,世子,也就是侯爷嫡长子谢神威,明显爱武胜过习文,是个看书半盏茶一准打瞌睡犯困的主儿,而小侯爷谢神策则明显喜读书,从小就被誉为神童,当朝皇帝为数不多的几次微服就有威侯府,对当时年仅三岁的小侯爷背诵《论语·为政》大加称赞,甚至一次在后宫也提到过“威侯的二儿子都会背为政了”。这件事也是整个晋都当时的热门话题。

在小侯爷四岁的时候,老太爷把两个孙子带到了王家老尚书面前。老尚书对世子习武相当赞同,对小侯爷习文所表现出的天赋也是大加赞赏,当即叫来了儿子儿媳和谢家两兄弟,要表示将最喜欢的小孙女儿王解花许配给小侯爷谢神策,两家人当即拍板,随后摆宴定下这门亲上加亲的亲事。

之所以说是亲上加亲,是因为王老尚书的小儿子王鼎的妻子正是谢家老太爷的小女儿谢韫!也就是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小侯爷谢神策将来的妻子就是自己的表妹王解花......可怜当时对这方面一无所知的小谢哥就这样被指了娃娃亲,还是近亲......

也就是在那一晚,在两家宾主尽欢后,发现名义上的主角小谢哥不见了,最后原本是厨子的谢老三在井里发现了被淹的奄奄一息的小谢哥。

晴天霹雳!对于整个谢家来说这不蒂于是一场大地震了,连吃斋念佛几十年的老太君都郑重又郑重的换上了正二品诰命夫人的补子,面见皇太后,痛陈“亡谢家之心不死的阴谋者,此举是要挑起内乱”。谢家本就单传除了心里阴影,好不容易“旺盛”了两代,结果差点“回到解放前”,这让这次意外落水延伸出一次相当能量的政治风波,王谢两家自行脑补的一系列“阴谋”得到了明显的破产,最终大晋的天下又重新安定了下来,普天同庆。

不能怪谢家反应不激烈,实在是谢家人丁......确实不给力。像与谢家联姻的王家,主事一代兄弟五人,与王谢并称大晋三阀的司马家族,上下三代男丁足有二十余人!谢家与之一比,简直连个零头都不到!万一再死了一个两个,谢家万贯家财、滔天权势就真的都与他人做了嫁衣。

这件事情对谢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原来小侯爷的一众跟班仆妇全部更换,负责看护的一奴一婢被直接打死,同时世子与小侯爷的所有看护人员加倍,外出陪同人员全部换成了威侯府家将。全府的如临大敌让底下的奴仆时时刻刻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之下,很是有人心底埋怨了王老尚书的头脑发热,顺带着连对王家的印象都掉了好几级。

而唯一在这场地震中获益的,恐怕只有厨子谢老三了,不仅被提拔为小侯爷亲随,更是例子钱翻了两番,平时任务也不重,就是看住小侯爷,不让他出意外。傍上了小侯爷这条大粗腿,谢老三发现日子是越发的滋润了,不仅以往见面连正眼都不给的得势婢女奴才对自己使劲巴结,现在连偷看女婢洗澡都有狗腿子帮忙放风了,整个人生都跟着光明起来......

所幸的是,家丁们这样的苦日子马上就要到头了,远嫁琅琊的大小姐寄来书信,要接小侯爷到滁州,说是淮扬多名医,山水也好,老尚书的好友智永禅师精通医理,或许禅宗秘法会对小谢哥的“不适”(连老太君最疼爱的小女儿也不敢提病字)有所帮助。智永禅师乃是一代得道高僧,传说便是六祖慧能当年也曾极为看中,认为他可以继承禅宗衣钵,却不想后来在琅琊山隐居。老太君本不想年幼的孙儿离家千里,但一听是智永禅师后也就松了口。

反正根据侯府这几日气氛可以大概猜出,小侯爷是真的确定可能被送走了。一方面,智永禅师是天下有数的高僧,是让人很有安全感的;另一方面,貌似也能避免将来的争嫡,这和皇子外地封王太子在京是差不多的意思。

任何家族都有继承人之争,虽说威侯府一脉仅两后人,但要说以后肯定没有争斗,连家仆都不信。有嗅觉敏锐的家将最近都有意无意对小侯爷身边的人保持了距离。原因很简单,谢家以文起家,门生遍布大晋乃至全天下,有“谢家门生遍天下”的称誉,如不出意外,两位嫡子之间的世子之争,小侯爷谢神策的赢面是要比世子谢神威大出那么一点点的,虽然谢神威现在已经是名义上的世子。毕竟谢家伸手jūn_duì 时间不长,军方根基并不稳固,反而是有国士之称的谢家老太爷谢道济在政坛几十年风雨如一日,始终不倒。所以王老尚书在见过谢家两小兄弟后对世子从武虽然极为赞同,但仍然决然将小孙女许给小侯爷,原因大概如此了。

如果没有小谢哥落水一事,那么可以想象,将来威侯府很可能会有一番龙争虎斗,这是大晋所有高门世家乃至是皇族都愿意看到的,毕竟,谁也不会喜欢有一个强大的对手同自己抢食,如果真有,那自然是偷偷扎草人诅咒对手早点扑街了。可以说,甚至两兄弟将来一人军方,一人从政,两人联合也没什么,反正谢家强大了近百年,在强大点也没什么,普通世家大族大不了可以依附,可以虚与委蛇,真正头疼的最终还是皇族,在注重门阀高低的大晋朝看来,稳定才是最重要的,三大家族虽有内斗,但总体上还是为皇族所制衡的。

但是!我们还是说但是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