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其他小说>官道之色戒> 第 37 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7 节(1 / 2)

情都给捅了出来,事情就这么闹大了。

在双规后,黄义达的态度比较老实,主动交代了很多问题,其中有一项就是曾经委托周松林给省电视台的方台长送过十万块钱,当然,他倒不是在乱咬,只是实话实说,在交代问题的时候,也说明那件事情周副书记并不知情,钱是藏在两条玉溪烟里的。

既然已经知道这回事了,纪委的人就一定要查明这笔钱的去向,但他们不敢轻易打电话去向方如海核实,而周松林目前还在欧洲六国考察没回来,再说了,即便是回来了,他们也没胆子直接去问市委三把手这样的问题,最稳妥的办法,就只能是根据黄副局长的供词,来省城找王思宇核实一番。

临行前,纪委书记魏明伦特意交代下来,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假如王副县长拒绝回答,也不要太过勉强,这个问题暂时就先放一放。

把事情的经过听完,王思宇的心里就更有底了,早在把那十万块钱捐出去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于是在咳嗽了几声后,王思宇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轻轻喝上一口茶水,神态自若地微笑道:“原来是这样啊,那你们还真找对人了,这件事情我最清楚不过了。”

那两人听后自然非常高兴,赶忙准备了纸笔,按照惯例,先是宣读了相关纪律,随后打开录音机,将王思宇的说话一字不漏地录下来。

王思宇的解释是,那次去省城,王思宇恰巧也买了几条玉溪烟,而在和周书记出去活动的时候,周书记的包里东西太多,就把那两条烟和其他的东西都转放到他的皮包里,到了方台长家里后,方台长说并不认识黄义达,就没有收下那两条烟,最后那两条玉溪烟就落到自己手里,当他发现烟里藏钱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这钱来历不明,他不好处理,就全部捐给华西大学图书馆。

随后,王思宇又将华大刘副校长的联系方式说了出来,纪委来的那两个人听后连连点头,接下来又问了几个问题,王思宇也都据实回答。

在询问笔录上签名后,王思宇又主动帮他们联系了华大的刘副校长,亲自带着两人到华大图书馆,刘副校长早已等在那里,领着三人去财务室查看了相关账目,又去图书馆验明了单据,那两人就已经完全相信了王思宇的陈述,态度就更加友好起来,那位纪委的刘副处长连声道:“谢谢王副县长的配合,给您添麻烦了。”

离开华大后已是下午三点半,王思宇坐在出租车上还在沉思,从这两名纪委办案人员的态度上来看,通过和魏明道的接触,周松林很可能早已经和魏明伦搭上线了,虽然还未必达到暗通款曲的地步,但眉来眼去肯定是有的,假如项周两人真的能把魏明理争取过来,那市委书记张阳的处境就会大大的不妙了,青州的棋盘上免不了会有一番恶斗。

正想得出神,手机上突然传来嘀地一声响,王思宇拿起来翻出短信,看到死小宇臭小宇几个字,他忍不住就摸着鼻子笑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四章 开班仪式

九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半,省委党校六楼的小礼堂里庄严肃穆,主席台前摆满了鲜花,而台口上方悬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中.共华西省委党校第十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主席台的后幕是金黄色,正中是熠熠生辉的中国共.产党党徽,党徽两旁陈列着十面鲜红的旗帜,旗帜下面摆满了生机盎然的绿色盆栽。

前来参加开班仪式的主要领导有省委常委、常务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孟超,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旭峰,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段永祺、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夏余姚等同志,开班仪式由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政协副主席张肖瑞主持。

张肖瑞先是简单地介绍了此次培训的目的及重要意义,随后把声音抬高了八度,拉长了嗓音,以略显夸张的语气向学员们介绍参加开班仪式的领导名单,他每念完一个名字,下面就会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这次培训班一共有二百多人,按级别分成三个班,分别为厅局班、县处班、乡科班。

这三个班级的级别不一样,座次自然也就不同,厅局班的学员坐在最靠近主席台的前排,县处班的坐在中间的位置,而乡科班的学员则坐在最后面。

这次开班仪式搞得非常隆重,华西省电视台也派记者进行新闻采访,节目录制好后,晚上要在全省新闻联播中播出,所以党校这边安排得很细致,提前做好了红色的胸卡,每名学员的左胸上都挂着一个红色的学员证,上面既有姓名,也有单位名称。

一身黑色西服的王思宇,此时就坐在乡科级所在的位置,在倒数第二排,把着道边,一名女摄像记者正猫腰扛着摄像机,在他身边走来走去,这使得王思宇的注意力总是无法集中,不时在她那穿着小皮裙的屁股上瞄上几眼,贴着创可贴的两根手指不太安分地在膝盖上跳跃着。

坐在这个位置倒不是因为王思宇谦虚,实在是因为他左胸的学员证上明明白白地写着:“王思宇,正科级,青州市委办公室。”

党校方面并没有搞错,王思宇那个挂职副县长的副处级只在青羊县管用,到这就被打回原形了,他的人事关系还在市委办公室里,级别仍旧是正科。

当然,上次要是能冲上常务副县长,那现在的情况恐怕就不同了,只要稍加运作,就可以绕过挂职期满恢复原来行政级别的规定,直接把级别升至副处,但可惜王思宇的运气不太好,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错失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不过王思宇并没有在意这点,因为培训结束之后,他提副处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团市委副书记的级别,大都是副处以上,没有哪个科长能够当上,这样算起来,不过就是耽误了半年而已,自己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完全可以再等等。

王思宇以前对党校培训这块了解不多,最近几天才刚刚知道,其实省委党校举办的培训班,一般都以短期班为主,大都是几周或者一两个月,毕竟来参加培训的都是各地方的领导,时间长了极有可能会影响工作,像这样的半年班,大多都是培训完毕后要进行调整的。

既然是调整,就肯定有好有坏,其中一些人会在培训结束后获得升迁;而另一些,情况就会很不妙,也许单位将他们派过来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虎离山,等他们回去后,或者人家把该办的事情都已经办完了,又或者,自己的山头已经被对手挖空了。

毕竟,培训和培养是两个概念,虽然只是差了一个字,但其中的区别,却是天壤之别。

女记者弓着腰走向前面,把摄像机对准了孟书记那张不苟言笑的脸,王思宇的目光也随着镜头瞄了过去,但因为离得远,看得不太真切,但从那浑厚的讲话声音上来看,王思宇觉得这应该是一位行事稳健的领导,孟超的语速并不快,每个字都咬得很是清晰,那听起来略显沉闷的声音里,有种难以撼动的特质,似乎每个字都能给听者以无形的压力。

他讲话着重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回顾了党校建设的历程,其中着重谈到了教学内容的变化,他指出,党校教学经历了从“老五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社、党建、党史,到“三基本”、“五当代”,到“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现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另外一方面,孟超以极为沉稳的语气指出,地方上的干部太多,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来自基层的干部没有经过党校培训,或者在党校学习的时候态度不认真,导致学习效果很差,回到地方后,依旧喜欢犯老毛病,对上面的精神领会不够,总是靠拍脑门来解决问题,长期以往,必将严重影响本部门的工作效率,更有甚者,会在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他希望学员们能够珍惜在党校学习的机会,抓紧时间提升各自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孟超最后以“博学笃志,厚德载物。”八个字作为结尾,用以勉励大家,他的讲话结束后,全场再次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孟超在众人经久不衰的掌声中微微点头,那张阴沉的脸上稍稍带出一丝微笑,但那眉头却依旧没有完全舒展开,昨天下午孙茂财跟他通过电话,提醒他看看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里的第三行,孟超叫秘书送来报纸,拿眼睛望去,见上面最醒目的一句话就是“稳定压倒一切。”

他心里顿时明白了,看来那件事情还得拖上一阵子,不然就是跟上面对着干,注定没好结果的,明明有一张威力强大的底牌,却打不来,这搞得他心情十分糟糕,直到现在还有些缓不过劲来,这时他略一转头,却瞥见宣传部长吴旭峰正用揣测的目光瞄着自己,心里登时一紧,知道自己的表现引起了他的怀疑,孟超赶忙低低地咳嗽一声,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水,茶杯放下时,那张脸上已是艳阳高照,再没有一丝阴霾。

王思宇鼓完掌后,就把目光从主席台前收回来,脑海中竟突然闪过一个荒诞不羁的念头,这个念头很是有趣,让他不禁觉得有些好笑,这些天他除了闲得无聊耍耍飞刀外,还从外面的书摊上买了几本玄幻小说打发时间,这看完之后倒觉得有些地方和官场挺相似的,他做了一些归纳总结。

比如级别这块,乡科级就相当于练气期,县处级相当于筑基期,厅局级相当于结丹期,而省部级就相当于元婴期,当然,做官能做到那个级别的,实属麟毛凤角,千万人中也出不了一个,再往上去,更是难上加难,但在这个级别上,如果能够成功度过天劫,就能霞举飞升,成仙成神,拥有凡人难以企及的大神通。

这么想下去,王思宇用目光在小礼堂里打量了一圈,就发现今天这屋子里有很多四五十岁的练气期弟子,这些都是些乡长镇长之类的人物,他们大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干部,算是散修一族,要么天资鲁钝,要么就是机遇不好,耽误了最佳的修炼时期,以至终生无望得证大道。

而最前排厅局级的座位上,有几个从背影上来看,年纪应该不大,约莫都在三十岁左右,那几个人已经修炼到结丹期了,不用说,他们除了天资聪颖之外,出身名门大派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原因,这些人一般背后都有强大的势力做后盾,每人背后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无形大手在暗中推动,这些人总是在不同的地方跑来跑去,每提上一个级别,就会更换新的环境,是典型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最易掩人耳目,不易被人察觉,等他们稳定下来的时候,已经是手握实权的一方大员了,他们应该是最有机会进入元婴期的。

至于主席台上那些人中,就有两三位元婴老怪,想到这,王思宇就拿眼睛死死地盯着孟超,横看竖看,怎么看都觉得这位孟书记快渡劫了,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而王思宇自己,只是区区一个练气后期的弟子,这让他感到一丝羞愧,不禁暗自下定决心,一定珍惜这次闭门修炼的机会,多学点有用的东西,在党校里处事要低调,循规蹈矩,不能再乱搞了,不管怎么说,先把行政级别升上去,争取早日步入结丹期才是正经,其他的,能放的就先放一放吧。

胡思乱想了好半天,前面的领导讲话都结束了,张肖瑞在最后又宣读了省党校最新制定的七项制度,其中有学员承诺制,即入校之后先签廉洁自律书,在自律书里,必须郑重承诺“六不”:不私驾公车,不留公车驻校,不参加带有赌博性质的娱乐活动,不拿公款相互宴请,不接受贵重礼品,不接待礼节性来访。

除此之外,还制定了公示制:学校定期对学员在校食堂消费情况进行公示;登记制:来访人员和车辆一律登记;巡视制:省纪委会同党校对学员执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巡视督查;还有述廉制、追究制、反馈制所有措施都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来进行监控。

王思宇听得直皱眉,他知道,上述规定并不是华西省率先推行的,而是效仿外地某省份的举措,很多条例都是拿来主义,原版照抄的。

张肖瑞这番话讲完,小礼堂里的掌声就没有先前那样热烈了,坐在前排那些人是没办法,就在领导的眼皮底下,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巴掌肯定是要拍得震天响,而后面这些人一来是远在领导视线之外,二来本身级别就不高,加上乡镇干部平时大都脏话连篇,这时听了就不高兴了,除了掌声稀稀落落外,有些人直接低声骂了出来。

本来嘛,都是想着进城来享福的,管那么严谁会高兴,还不如回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当土皇帝呢

开班仪式结束后,前面一些人蜂拥而上,都想和省委领导握手,现场秩序一度混乱不堪,最后还是孟超发了话,都不要急,排好队,一个一个来,省委常务副书记发话,哪个敢不听于是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小礼堂里排出了一条长龙,这时乡科班的学员就占到了优势,他们离门口最近,所以也是最先和领导握手的。

看到前面的学员一个个神情激动地握着孟超的手摇了又摇,王思宇不禁直摇头,对此感到非常不理解,和再大的官握过手又能怎么样既不能证明什么,也无法改变什么,命运终归是掌握在自己的手掌中,既然如此,又何必把姿态放得那么低

所以轮到王思宇时,他刻意地把腰杆拔得笔直,脸上带着不卑不亢的微笑,右手轻轻握了一下孟超的大手,就想抽出手来,抬腿离去,不想孟超的目光竟然在他的胸卡上逗留了片刻,随后手中加了把力,竟牢牢地握住王思宇的右手,用力地摇了一摇,又抬起左手在他肩头拍了拍,轻声道:“好好干”

第一百一十五章 jǐng chá 不宜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十月六号,上午十点半,太阳虽然依旧懒洋洋地挂在天空中,却是明显的出工不出力,散发出的热度大不如前,天气在逐渐转冷,风也渐渐大了起来,时而在地上卷起一道漩涡,快速地向远处袭去,时而绕过高大的建筑物,扑面而来,除了灰尘外,还带来些许寒意,吹在王思宇的脸上,竟有种微微刺痛的感觉。

正好赶上十一长假,省委党校这周也休息,王思宇上午没有出门,此刻正面带微笑地端着茶杯站在窗前,出神地向下观望,小区里的西墙根下,草坪好久没有修剪,显得有些凌乱,不过靠近墙根处的几株石榴树上,却是硕果累累,红艳艳的果实挂满一树,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这几棵树却不知是哪户人家种的,果实已经成熟好多天了,却没人来采摘,倒成了这小区中最靓丽的风景,不时地在风中招摇晃动,诱惑着王思宇的眼睛。

其实在党校培训是个很好的机会,除了学习外,还有助于积累人脉资源,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员,都是体制内的干部,如果能够相处好了,对将来的发展很有帮助,所以在长假期间,许多学员都组织起来,到外面游山玩水,饭局也是不断,但王思宇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列,倒不是他自视清高,只是被两件事情捆住了手脚,动弹不得。

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精心准备十月底的在职研究生考试,gct考试是属于全国联考,必须认真对待,第二件事情就是为了能够静下心思写篇论文。

经过连续几天的认真研读,备考资料他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估计过关应该不成问题,所以王思宇现在的全部心思,就都放在那篇论文上。

他身后的书桌上整齐地摆着三本书,分别是华西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华西省的农民工问题研究、华西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参考,那是王思宇从党校图书馆借来的资料。

倒不是他近期关注农村问题,而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期乡科班的八十多名学员里,倒有三分之二是全省各乡镇调来的干部,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党校充分考虑到这点,在课程设置上做了微调,将农村问题作为乡科班的主要课题来讲,这让在省市直属机关工作的那些学员很是不满,王思宇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他听课的时候很是认真,半个月下来,已经密密麻麻地记了两本听课笔记。

根据课程安排,前些日子乡科班被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临近几个郊县的农村进行实地考察,王思宇所在的小组在一位镇长的带领下,跑了好几个村镇,回来后教授布置了任务,要求根据最近学习的内容,联系实地考察的内容写篇论文,优秀的论文将刊登到省委党校的内部刊物上,特别优秀的论文,将推荐到华西日报上发表。

王思宇对这个任务很是上心,从昨天晚上开始,一直到今天下午,他都在忙着查阅资料,整理文稿,希望能够写出一篇像样的东西来,能否在报刊上发表倒是其次,王思宇主要是想锻炼下自己的能力,虽说要想提得快,培养是关键,但能力也是基础,领导的赏识和自身的努力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自从离开市委办公室后,他很久都没有亲自动过笔了,正好利用这个任务磨磨笔头,免得业务生疏了。

这不写不要紧,真动起笔来,王思宇就觉得异常吃力,刚刚仔细读了几遍,他对自己花费十几个小时搞出来的论文很不满意,却又感觉无从修改,失望之余,忍不住叹了几口气,离开桌子,缓缓地走到窗前,打开窗子呼吸下新鲜空气,顺便让晕乎乎的脑子休息一会。

算算时间,不知不觉中,王思宇已经在省委党校学习了大半个月了,这些日子静下心来,他对前段时间的工作做了反思,忽地意识到自己曾经犯了太多的错误,或许是因为那时走得太过顺利,加上年少得志,所以自己有些得意忘形,做事时经常显得锋芒毕露,虽然勇气可嘉,但实属不智,若不是上面有强硬的后盾,恐怕自己早就被那些明枪暗箭打翻在地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仕途之路艰涩难行,危机四伏,政情变幻多诡谲,为人处事一定要低调,只有谨言慎行,才有可能在这条漫漫官道上走得更远些,并且,很多时候,示弱比争强更有利于击败对手,这就是低调做人带来的一大好处。

低调做人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也是一种极高明的处世之道,许多有所成就的人,大都熟谙此道,而往往越是身居高位的人,就会越低调,那不是在故作神秘,而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习惯,许多人都是靠着这种良好习惯,才在险象环生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当别人折戟沉沙之时,他们却能化险为夷,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知易行难”王思宇在沉思中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自己是个很情绪化的人,极容易冲动,要想彻底克服这个缺点,恐怕还需要些时间。

从窗边缓缓走回,将茶杯放到桌上,王思宇先是静静地抽了一根烟,随后拿起纸笔,继续埋头修改文稿

中午吃过午餐后,王思宇躺在床上小睡了一会儿,醒来后打算继续赶稿,走到桌前坐下,提起笔来,刚刚写了几十个字,上衣兜里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接起来一看,竟是刘天成打来的,刘天成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是高兴,约王思宇出去喝茶。

王思宇打车赶到约定的茶馆,推门走进去,见茶馆里人不多,刘天成正坐在角落里端着茶杯看报纸。

王思宇走过去,坐到他的对面,笑呵呵地道:“天成,这么好的天气,你不去陪娜娜逛街,怎么想起找我喝茶来了”

王思宇口中的娜娜是刘天成的女朋友,她是搞财务工作的,在省内知名企业隐湖集团上班,女孩长得挺清秀的,性格也好,工资待遇比刘天成的三倍还高些,两人谈了三年的恋爱,最近正在谈婚论嫁,估计年底前就会登记结婚,王思宇前些日子曾见过她一面,觉得这两人挺般配的。

听王思宇提到娜娜,刘天成不禁脸色一灰,很不自然地笑了笑,他把报纸丢到一边,帮王思宇倒上茶,轻声道:“她去看新房的装修了。”

王思宇从兜里摸出一根烟,点上火后轻轻吸上一口,嘴里吐出淡淡的烟雾,摇头叹道:“天成啊,捡到宝贝啦,人家在忙着婚事,你倒是当起甩手掌柜的来了。”

刘天成放下手里的茶杯,摆.弄着桌子上的警帽,压低声音道:“王兄,能不能透露下,上面到底是谁在查那个案子”

王思宇听后微微皱眉,摇头道:“天成,你打听这个干嘛”

刘天成见王思宇的神色,就知道这个问题让对方为难了,赶忙略带歉意地道:“王兄,我只是想向专案组提供些线索,没有别的意思。”

王思宇微微一笑,拿手指点着刘天成道:“你啊,别跟我绕弯子了,赶紧交出来吧。”

刘天成嘿嘿一笑,从包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轻轻地丢在桌面上,拿手缓缓地向对面推了过去,这是他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成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