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122(1 / 2)

还多,天下之人,不过是在一场戏里罢了,生死有命,即使现在死了几万人,也丝毫没有什么,还会有新的人出生,总之,这片土地又不会寂寞。你不用拿别人的性命来说服我。”

一般人听闻杨钦治这话,恐怕得气得要吐血,季衡倒没气,只是心想,最近这么短短时间,就遇到两个持这种观点的人了,许七郎也真不是唯一的。

季衡笑了起来,说道,“好,好!那我且问你,你父母死时,你没有一点悲伤吗。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你一点也不动容吗。要是我马上让人用远程火铳将那徐铁虎打死,你也能说,生死有命,他死与不死,都没有任何关系吗。”

杨钦治神色还是镇定而淡然地看着他,但是眼神却出卖了他,而且他也皱起了眉头来。

季衡道,“你别不信,我这里有确射程在一百丈以上的火铳,这边射过去,他那边根本不会发现,他不会躲避,你说,他会不会死,若是我被逼急了,反正是同归于尽,你以为我不会这般做吗。”

杨钦治这时候也笑了一声,道,“你小小年纪,倒是很有些能耐。”

季衡这时候也笑了,“不敢当。因为我可做不到你们这般无心无情,我看到百姓被倭寇掠杀便恨意翻腾,看到好好的家园被倭寇烧毁就心疼难忍。如此这般,我没有一点能耐又怎么行呢,还不得被憋死吗。你看你也并不能完全放下尘俗里的爱恨情仇,又如何要将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放在心里。天地不仁,人却是有情的。这里的人,是另外的人的儿子、丈夫、情人、父亲,生死的确是有命,死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活着的人却太痛苦了。我也不怕死,但是我怕活着的还在乎我的人难过。你的父亲,因为谋逆,差点让天下大乱,他的身上背负了多少性命,之后王启和徐铁虎的人上岸作乱,又有多少百姓受难,我想,你大约不知道,而且也不想知道,你能这般超脱,不过是因为你是郡王罢了,从小被人捧着,没有受过苦,却以神灵来看待自己,真是吃着别人的供奉,却还嫌弃人卑贱了,不正是最让人不齿的人吗。”

季衡说到最后,已经带上了嘲讽,杨钦治最初只是皱眉不语,后来被季衡堵得要怒火中烧,他从小身体不好,小时候能够活下来都是一个奇迹,因此性格就变得十分淡,又觉得自己勘破了生死,对一切都不在乎,此时被季衡这般一说,倒显得他是个最自私最可恶的人了。

杨钦治毕竟年纪轻,哪里能够做到七老八十的修禅者的淡定,到后来,他已经是面红耳赤。

季衡这时候却放软了声调,道,“我知你从小身体不好,不勘破生死,一直活在自己活不了多久的恐惧中实在太痛苦了。但是你现在身体还好,能够活一天,就享受这人世间一天,又有什么不好。大喜大悲,大痛大伤,皆是人活着的证明。恣意地活一段日子,不好吗。”

杨钦治目光如水,之前是沸水,现在又平静了下来,变成了一潭秋水,他唇角勾了勾,说道,“好。我倒没想过,你能把我看得这般明白。”

季衡略略转开了目光,道,“我小时候也是这般,从不知自己哪天就死了,故而总能明白一些。即使现在,我也不敢保证自己能活多久,当然,战场上的人,都是要做好马革裹尸的准备的。不过,我还有牵挂,总想着能够好好活着,就绝对不会让自己去死。”

杨钦治道,“你说了这般久,是想要我做什么。”

季衡诚挚地看向他,说,“我是说话算话的,答应过只要你能让徐铁虎投诚,就让皇上不再计较你的身份。再说,你这个身份本来也是在几年前就死掉了。你从此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而徐铁虎也可以受朝廷封赏。”

杨钦治目光看向对面远处的船只,虽然对方的海船很大,但是上面的人却小,不借助望远镜,他根本就看不到船上的人。

他叹道,“之前不是写过一封信了吗,你让人送过去给他不就行了。”

季衡道,“你写得太生硬了,他定然以为是我逼迫你写的。当初你在王启处,是如何说动徐铁虎不要对付王启的,现如今,你至少要有当时的诚意吧。”

杨钦治看着季衡,“你知道得倒多。”

季衡说,“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吗。再说,现在你是我手上的质子,而我和我的部下士兵们都在徐铁虎的瓮中。现在我可是在对你好话相求了。”

杨钦治好半天点点头,说,“我再写一封吧。”

季衡便让人搬桌子来,又让拿了纸笔墨水来,杨钦治便在桌子边上坐下了,在呼呼海风里,开始写信。

季衡让其他兵士都离了一段距离,自己在杨钦治的身边坐了下来,说,“徐铁虎今年三十有二,却一直未婚,他若是一直等着你,人生苦短,你为何不答应。”

季衡想到自己居然做起了媒人来,在心里不由觉得哭笑不得,不过现在关系着这么一千多人的生死,他也不得不什么都打叠起神来说了。

杨钦治一边斟酌着下笔,一边回季衡道,“之前看你是个大义凛然的样子,现在怎么则劝起人做兔子来,是因为你自己是做兔子的吗。”

看来季衡之前的话把杨钦治得罪得不轻,杨钦治抓住机会也不顾自己的郡王身份和礼仪了,直接说了最难听的话。

他以为季衡会生气,没想到季衡却是发起怔来,然后慢慢转过头看他,道,“我和他因相爱在一起,这便是我和他的私事,我们彼此尊重,爱慕,相约白首到老,人生不仅苦短,而且容易寂寞,能够得到如此一个互相珍惜的人,乃一生之幸,若是被人骂一句兔子,我就要否认他否认自己否认我们之间的感情,你觉得这是值得的吗。”

杨钦治之前有过恼怒,却没有过惊讶,现在他的确是惊讶了,然后就垂下了头,居然不再奚落季衡了。

他将那信写完后,递给季衡看,季衡拿到手里看了一遍,就摇头,道,“徐铁虎看到,估计不会感动。你再重新写一封吧。”

杨钦治皱紧了眉头,“我已经劝他投诚了,还想要我怎么写。”

季衡说,“你没想过要和你所爱的人过一两天安生日子吗。”

杨钦治没答话,季衡道,“便是如此写罢。”

杨钦治搁下笔,不言不语。

季衡道,“你既然那般在乎他的生死,之前以为我要在温州设伏杀他,便着急地写信要他投诚,我看了那信,信写得太过干巴巴了,你心里大约是想,他投不投诚都没关系,反正他到这封信,是不会再轻易地跑到温州来送死了,是吧。你既然这般在乎他,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为何不向他表明你的心意呢。”

杨钦治脸颊些微泛红,闭了闭眼睛后说,“有些感情,是只要知道他活着就行的。”

他说到这里,又看向季衡,说,“好,我可以给他写封让他感动的信,但是,到温州之后,你带着我离开,以后保证我的安全,也不许伤了他。我不想见他,就是这样。我知道你有办法。”

季衡反正是只要达成目的就行,才懒得管别人的姻缘,点头道,“行。”

240、第三十六章

这次杨钦治写了一封感情诚挚的信,说他这些年一直跟着船队在海上漂泊,实在厌烦了海上生活,他向往着能够到繁华的扬州苏州等地去生活,且十分怀念当年还在王府里时听戏唱曲,日子闲散惬意。

所以,他希望徐铁虎能够投诚朝廷,到时候,两人都能够被朝廷接纳,可以在一起生活,过一段平静一些的日子。

信件大意如此,因季衡的要求,信里自然用了诸如其实是客套,但是有心人一看却会喜出望外的词,诸如“常忆与君……”“不知你近来可好”“时常担心你……”如此如此,季衡看他把信写完了,就满意地了起来。

杨钦治以为季衡会将那一封不要的信扔掉,没想到季衡却将两封信一起封了起来,然后让了手下士兵去放了一艘传信小船下海,再找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军师小声细细交代了一番,然后让他下海去徐铁虎那边传信去了。

杨钦治不满地和季衡说,“那封不用的信,你为何也让送过去。”

季衡安抚他道,“都送过去让他看看,也不知,他到底是会更在意那封大义凛然的信,还是那封情真意切的信。”

杨钦治皱眉不再言语。

徐铁虎那边的小船,本来是要过来传话了,但是这边派了小船过去接洽,对方的那艘小船和前去接洽的船说了一阵,两艘都往徐铁虎处驶过去了。

那位能说会道的军师叫徐广胤,季衡相信他是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的。

看着徐广胤的船已经到了徐铁虎那大福船的下面,季衡就将望远镜递给了杨钦治,说,“你不看看。”

杨钦治转了身,用背对着那边,“不。”

季衡便继续自己看,然后突然说,“徐铁虎并没有拿着千里眼往这边看。”

杨钦治闷闷道,“与我又不相干。”

季衡将望远镜递给他,道,“你说我是兔子,我还没和你急,你这是在和我怄哪门子气。”

杨钦治皱眉看他,“我为何要和你怄气。”

季衡目光深深看着他,让他不由赧然,只得接过了那望远镜,拿起来往徐铁虎的那艘船上看过去,因为知道徐铁虎站在哪里的,所以很快就看到了他,他的确是没有拿着千里眼往这边看,而是在接过徐广胤手里的信,徐广胤正和他谈着话,而徐铁虎摆手让周围的几个手下都让开了,就和徐广胤两人站在那里。

杨钦治不知道徐广胤在说什么,徐铁虎却听得很认真的样子,而且看信看得十分慢,一直盯着那信纸没转眼。

杨钦治心想,这个粗人,就不识多少字,他写的信,也不知他到底看得明白吗。

徐广胤作为一个靠嘴皮子吃饭的,自然功力非凡,一会儿,徐铁虎竟然让人端了坐的凳子来,他和徐广胤坐了下来,是一副长谈的模样了。

杨钦治不知为何,看到对方这般模样,竟然是松了口气。

之前季衡将望远镜给他的时候,他一副十分不愿意接的样子,现在拿着望远镜却一直看着,根本不还给季衡了。

季衡也不说什么,去找了另外一支来,但是却不是如杨钦治一般盯着徐铁虎和徐广胤看,而是一遍遍地将徐铁虎的所有船只都看过去,看船上的设置,船上人员的神状况和素质,如此等都看过了,季衡也觉得眼睛酸涩得很,放下望远镜后,林襄就走上来了,叫了季衡到一边去说话,问现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需要她带着那些重要资料上开浪船,还说,“我看还是不要,以徐铁虎那边多想。”

季衡也点头,“看样子,这次和谈该是能够成功。不过你也先将准备做好,只是先不要上船罢了。要是有什么变故,也来得及。”

林襄道,“我明白。”

又目光深深地看着季衡,说,“为何叫我逃走,你不走。”

季衡笑了一下,“你是女子,即使是战场之上,女人和孩子也该是要受到保护的,作为一个男人,没有在乎自己的性命,却留着女人在这里丢掉性命的。再说,我是统帅,自然要和士兵们在一起,怎能扔下自己的兵自己跑了。”

林襄不再言语,对季衡行了个礼,便转身走了。

季衡看着林襄的背影,心想这的确是个好姑娘,京中将她的名声传得那般差,那些不愿意娶她的男人,真是目光短浅之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