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科幻小说>穿越之田园贤妻> 第八十三章 娘,你不要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三章 娘,你不要走(1 / 2)

家宝抱着一一,在一一哄了半天之后,他才松开了自己的小胳膊,然后就跟一个小可怜一样,窝在一一的怀里面。

因为家里面现在也没有羊奶了,一一让青霜去厨房给他弄了一碗糖水,又喂了他吃了一点糕点,锅里面现在正在煮鸡蛋。一一抱着他,心里面也一直在忍不住地叹气,这个小孩子实在是太瘦了,现在虽然三岁多了,但是抱在怀里面,感觉都没有什么重量。

“家宝,你出来的时候,爷爷奶奶知道吗?”一一估摸着小孩子已经吃了个半饱,就没有再给他喂东西吃了。有的时候,要是胃里面一直都是饿着的状态,一家伙吃多了,到时候反而对身体不好。

家宝就双手揪着一一的袖子,也不吭声。

深秋的午后,太阳暖洋洋地照射在大地上。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寒冷,坐在院子里面晒太阳,就是一种享受。除此之外,院子里面的桂花树现在已经是花满枝头,不用一阵风吹来,院子里面都弥漫着浓浓的桂花香。

花香,暖阳,还有院子里面温馨的场面,要是这个孩子真的是一一的孩子,站在院子里面的人是赵霁华,这就是一幅特别唯美的画卷了。可惜现在那个人还没有回来,一一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虽然家里面有一段时间没有住人,但是院子里面的桂花树已经在这里生长了好几年了,就算是没有人照顾,还是生长的很好。

孩子死活不吭声,一一也没有办法了。她一会儿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现在家宝在这里,要怎么办?

“家宝,我还有事情要去忙活,我先把你送回家,等到回来了,你再来我们家玩好不好?”一一哄着这个小家伙,她知道,他应该是能够听得懂自己所说的话的。

家宝没有吭声,但是他摇了摇头。一一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他揪着自己衣袖的手更紧了一些,生怕自己把他给丢下了。

“一一,家宝也是个可怜的孩子,这样好了,你就让他在家里等着你,让瑄和陪着他玩儿,不然的话,你把他送回家去,我估计他还会自己过来的。现在村长忙着地里面的事情,村长家的又是那样个情况,现在基本上是什么事情都不管的。孩子回去了,还不如就在你家玩着,我也在这里看着他。”张玉珠现在是要当娘了,所以很心疼这个小孩子。

他本来就因为早产,嘴巴有点儿不灵光,除此之外,因为从小就没有喝母乳,再加上营养不良,身子骨儿也不好,到了三岁多,跟村子里面人家一岁多的小孩子差不多。

因为青龙村现在是十里八村的富户了,村子里面的“基础设施”也提高了很多,最让别人羡慕嫉妒恨的就是学堂。因为一一那个时候就是为了给村子里面的人行个方便,所以本村里面的学生,学费都是很便宜的。

因为村子里面有钱了,有学堂了,娶回来的媳妇儿,“质量”也比以前有了提高;嫁出去的姑娘,腰板儿也硬朗了起来。

因为家家户户,当然除了村子里面的那两家,一个是大妞奶奶家,还有一个则是李狗子兄弟家,其他人家基本上每个月都有盈余的。

古往今来,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有了条件之后,那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村子里面的小孩子,吃得好了,自然长得就强壮一些了。

可怜的就剩下了村长家的大孙子了,本来就因为生产的缘故,先天不足,吸收不好,后面营养跟不上,更不要说养身子了。一一觉得,这个小孩子,能够活到现在,真的是自己命大。

“好,那这样也行。家宝,这样你就在我们家跟着瑄和哥哥一起玩儿,等我回来的时候给你买好吃的,好不好?”一一开始哄着他,因为自己不能够耽搁时间了。从这里去镇子上,还要时间,还要去大妞家,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娘,不要走!不要走!”家宝似乎感觉到了一一要把他从怀里面放到地上,他就开始挣扎起来了,双手紧紧地攥着一一的袖子,又开始哭,并且还喊出来了。

一一真是一脸尴尬,刚才在外面的时候,他喊自己娘,那个时候也没有旁人知道,也就自己和阿珠两个人。现在院子里面的几个人,都盯着自己。

“家宝,你不要瞎喊,我不是你娘,我是你姐姐。你以前不都是喊我一一姐姐的吗?我是你姐姐,不是你娘亲。”一一红着脸说着。毕竟自己现在还是一个未婚人士,被小孩子喊娘,真的是很奇葩。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算算自己都有三十多岁的年龄了,还是第一次被人喊娘亲。她没有想到,自己活了三十几年,耳朵里面听到的第一句“娘”,不是从自己孩子的口中所出,而是从一个其他小孩子的嘴巴里面。

“娘,你不要走!不要走!”家宝就跟疯了一般,嚎啕着,想要通过嚎啕,把自己的委屈全部都给哭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一一就醒来了。虽然有赵霁华的安慰,但是心里面有事情,就有些睡不着了。一一想着昨天晚上的那个梦,脑子里面使劲儿回想着自己幼时的记忆,但是什么都想不到,脑子里面一片空白。对于原来的一一的记忆,她真的是一点儿都想不起来了。

“算了,不想了。自己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是什么妖魔鬼怪,担心那么多有什么用呢?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的科考。”一一在心里面对自己说着。

其实想想以前学历史的时候,书上对科举制度有很多的批判。虽然有这么一个制度,但是真正的寒门子弟能够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那是少之又少。

但是除了这一个途径,寻常人家也没有其他的途径能够为民为官,最终还是都选择了科举考试的道路。

其实这个制度的最开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后面实施的过程中,就出现问题了。特别是到了清代的时候,思想严重被禁锢,科举考试的八股文,严重侵蚀了那些读书人的心。

那些都是一一在历史书上看到的,自己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来到古代,然后见证一场古代科举考试。这个时代,感觉也没有像清代那样,进行了思想专治,反而还是很开明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