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津门风云> 第四百三十三章 闹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三章 闹剧(1 / 2)

“华北自治!”“脱离南京政府!”

无数破锣嗓子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叫,听上去和乞丐叫街擂砖时高喊的“发财地老爷,太太哦……”没什么区别,听着就让人心生恻隐。

喊口号喊成这样,不免让人们对于华北自治地前途生出几分担忧,总觉得这个政府一旦成立势必与饥饿、贫穷结成生死之交。请愿团成员衣衫破旧面黄肌瘦模样,也更加坐实了这种担忧。不过其成员都在少壮且人多势众,加上难得吃了一顿饱饭,叫嚷起来格外卖力气。自北洋至min guo以来,类似的演出已经出现过无数次,本地人心里有数。

人不可貌相,这等人已经代表了min yi几十年,只不过往往今天代表张大帅,明天支持曹将军,只要两个窝头一碗粥就能让他们回心转意。谁让中国积贫积弱,就连min yi也卖不上价钱呢。

这群人没受过训练,喊口号往往是你喊你的我喊我的,彼此的声音混在一起。人们往往只能听到浑浊的声浪,却没几个人能听清喊话内容。

再者就是他们的行动缺乏指挥,又是几路不同的人马拼凑而成。互相之间全无配合,本该是一条生龙活虎地长龙生生走成了惨遭碎尸的蚯蚓。带着一股子乌合之众的味道在茶楼下蠕动前行。

吉川健自觉在恩师面前丢脸,皱了皱眉头。

“每人每天大洋一元,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极限了。一分钱一分货,不管做生意还是做事业,都是这个规矩。”内藤义雄倒是非常宽容,“如果一支民间自发形成的请愿团,能够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反倒会引来无端猜疑。现在这种样子刚刚好,那些欧洲列强挑不出破绽,就没办法说三道四。”

队伍距离茶楼近了一些,那些标语上的字也就越发清晰。毛笔字每个都有茶碗大小,看上去触目惊心。内容和口号一致,除了华北自治,就是脱离南京政府。文字简单,口号也很直白,没经过任何文学方面的浸润。

这也不奇怪,请愿团成员基本都是文盲。虽然一些唱数来宝的能即兴创作,在商店铺子门口成本大套唱上几十句,但只限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让他们去记复杂的纲领最后肯定要砸锅。再说现阶段日本政府还不想跳到台前,用词上更不能被人抓住把柄,眼下这种朴实的言辞更符合日本方面需求。

内藤抬手指着窗外的队伍,既像是首相在指点江山,又像是老师在教训学生。

“所谓min yi,往往就是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杂乱、无序、自说自话。如同野草,又像是乡间的小溪,肆意横流毫无意义。但如果因此认定min yi是无用之物,则只能证明这个人乃是鼠目寸光的蠢货。min yi一如洪水,虽然浑浊无序,却有着巨大的破坏力,只要善加利用,就足以摧毁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有人认为对这种力量该绝对服从,有人则认为这股力量毫无保障不足为患,这两种想法都是片面、错误的。畏惧他们就会无所适从,蔑视他们又会遭到反噬。真正的智者会把这股力量握在手中,引导、利用他们,让这股力量为我所用。点燃所有的野草,就能得到燎原之火,汇聚所有的溪流,就能让巨浪滔天!”

老人的手指缓缓放下,又看向吉川。

“梅津司令官以及他手下的那些武人过于迷信武力而忽视舆情,总认为宝刀锋利就能斩断一切,这种想法不改变就永远无法真正完成帝国的战略。固然军事实力是一切行动的保障,但是眼下如果没有这些人,他们的武力又如何施展?靠他们的军靴最多只能得到一座空城,但要是想让这座城市变成我们真正的领地,就得靠下面这些人和他们身后的力量,而不是战刀或是子弹。”

吉川健深知自己老师其实并不支持眼下就推动华北自治,一旦真的如军方所期待的那样,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中日之间势必进入全面战争状态,老师的经济战略计划就没了用武之地。

可是作为帝国的工作人员,上级命令不容违抗,不管自己认可与否都得执行。本来还在担心老师心中不悦,现在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

作为出身贫苦人家的日本年轻一代jūn_rén ,吉川健其实也更支持军中少壮派的激进主张。惟有如此自己这样的人才能建立武勋乃至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否则只能一辈子俯首听命给人做下属。可是深受传统道德约束,又不敢背叛师门。这时见恩师高兴,他才在旁帮腔:

“老师说得是。司令部已经准备妥当,只要这些人遭到中国军警镇压,我们马上就可以武力介入,随后按照计划夺取平津接下来就是整个华北。如果他们不阻拦……”

“这些人就天天去市府门外示威,持续一到两周,市府也得垮台。保安大队可以对便衣队开枪,却不能对这些手无寸铁的和平请愿者动武。这就是武大郎吃砒霜,吃也是死不吃也是死。”

内藤似乎心情不错,还说了句俏皮话,吉川也跟着陪笑。“老师说得对,市府这次死路一条,不管他们怎么选,都不可能死里逃生。”

“这话老夫到不认同。”内藤摇摇头:“你在天津当了几年袍带混混,每天混在澡堂这种五方杂地,见识不该如此短浅。天津这座城市见多识广,这种手段已经见识过多次,不会让咱们的计划如此容易实施。料敌从宽,低估对手往往就是战败的诱因。”

“弟子无知。实在想不出他们还能如何反抗。”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用什么手段成事,他们就能用什么手段坏事。本地势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我所猜不粗哦,你很快就能看到他们坏事的本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