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818小说网>历史小说>津门风云> 第四百一十章 马王兄赠某的践行酒(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一十章 马王兄赠某的践行酒(上)(1 / 2)

“看报看报,大日本皇军协助中国政府剿匪,中日两国亲如一家……”

满身补丁衣服骨瘦如柴面带菜色的孩子,脖子上挎着“报兜”,手里高举着一份报纸,用他那稚嫩的嗓子没命吆喝。纵然肚里没食腿上无力,还要不顾性命地奔跑,力求多卖出几份报纸。

报纸上刊登着日本陆军协助冀东特别行政公署联合剿匪的赫赫武功。看到《振报》的名字,大家就知道这上面的报道必然有利于日方,不过对普通百姓来说不管立场如何,看到几万土匪被缴械逮捕,心里总觉得安生了几分。

文章里夹枪带棒借题发挥,一方面褒扬称赞日本陆军不可战胜,另一方面贬损国民政府不关心民众死活东北军毫无作为,甚至和土匪互相勾结。

这次《振报》和《国权报》对剿匪事件进行联合报道,两人充分发挥了笔下功力,一褒一贬配合得天衣无缝,把整场缴械塑造成中日一家亲,军事互相合作的典范。

日军擅自越过两国约定的界限,武装侵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则尽力淡化。相反,还在鼓吹这种互相合作的进步之处,认为中国眼下军事力量孱弱,没有能力维护本土秩序,就应该向日本求援,大规模开展这种军事互助。依靠日本朋友的力量,消灭境内红色土匪,保证国民生活云云。

大多数人看不出这里面暗藏的祸心,注意力都放在土匪的人数和最终结果上。但总有些学识过人心思缜密之人,看过文章之后将报纸在手中用力揉搓成球,寻个没人的角落低声骂一句:“文化汉奸无耻之尤!简直就是当代张邦昌!”随后把这团废纸当作zhà dàn向着虚空中的汉奸文人乃至日本鬼子用力丢去。

纸团砸在墙壁上不等反弹落地就被风吹起,顺风飘荡毫无主见,任风带着自己随意前行。从偏僻小巷飞到人来人往的大街,最终落在曾经的普安协会总部,秋山街十号那栋别墅门口。

曾经车马盈门人来人往的普安总部如今已经变成另一幅模样,大门紧闭,铁门上贴着十字封条,上面还该有日本宪兵队的印鉴。

日本人吝啬是进入骨头里的,就算是纸张也不许轻易浪费,本国并没有随便贴封条的习惯。贴这道封条主要是为了给中国人示警,向本地百姓传播一个信号:普安协会解散了。

可惜日本人低估了本地百姓的接受能力,这件事并未能达到预期中交口传颂人人自危的效果。本地人对此的反应都十分淡然,就连普安的成员都不太关心这个协会死活。

这年月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事百姓看得多了,名动天下的东北军眨眼之间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基之地,区区一个普安又算得了什么?

普安协会的成员们对此的看法也是含糊地应一声,为每月少了一笔进项惋惜两句,也就没了下文。

归根到底这个组织对他们而言,就是每月领取若干津贴的地方。能够和日本人搭上关系保全财产当然不是坏事,但是从本心而言,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和代表“正统”的南京方面联系,对普安的归属感淡薄,散了也便散了。

即便是那些在抓刘黑七事件里出了死力的帮会分子,也没觉得有太多遗憾,最多是在背后骂几句:挺好个事办砸了,尚旭东这个倒霉玩意是怎么想的,怎么敢和日本人动枪?这不是找倒霉么!

日本jǐng chá 署对普安总部的搜查遭遇了抵抗,至于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则众说纷纭。按照jǐng chá 署的说法是普安协会留守人员拒绝配合,并且持械射击,jǐng chá 署迫不得已还击,后惊动附近的宪兵和巡逻队,导致一场大规模枪战发生。

民间则有另一种说法,日本人一边向普安里闯一边用日语发布命令,留守的人听不懂日本话自然就要阻拦,日本方面先行开枪射击占领大门,留守在这的人才开枪射击导致枪战发生。整场冲突就是日本人故意引发,目的就是要名正言顺消灭别墅里那些武装守卫。

但不管原因为何,这场枪战的影响都十分恶劣。留守普安的都是小日向手下精锐,在山寨里可以当炮头的厉害角色,枪法精准心狠手辣,擅长小gui mo chong tu。尤其为了保全性命更是拿出周身解数,双方交战时间长达四十分钟,留守人员尽数被击毙无人逃脱,负责进攻的日本人同样伤亡惨重。

当天执行任务的都是日本人并没有中国人员参与,事后根据jǐng chá 署内部消息以及医院里走漏的风声,日本人伤亡合计超过二十人,与防守方的伤亡比例几乎是一比一。对于一向号称精锐天下第一的日本人来说,被一群土匪打出这样的伤亡比例,说是奇耻大辱也不为过。

有这么一场祸事,普安解散自然是情理中事,混混们哪还敢奢望日本人酬功,不因为枪战迁怒于自己就已经是侥天之幸。其咒骂怨恨的对象,也都集中在旭东身上,没人知道这背后宁立言的推手。

众人私下咒骂之余,也有人问起尚旭东下落,零碎线索拼凑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人自从进了宪兵队就没了下落。红帽衙门本就是鬼门关,何况他的手下还开枪打死日本人,想来是凶多吉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